内积是一个纯数学概念,在向量空间中,只要满足一定的性质(正性、定性、可加性、齐性和共轭对称性)的函数运算就可以成为内积,因此具体的内积具有很多种形式。
点积是定义在空间上的一种内积,具体的形式为:
目前为止,这里的空间以及点积都是纯数学概念,不要将
中的元素误认为是坐标,其本身就是向量空间中的向量,不需要基才能表达,因此其并不是坐标(坐标意味着必须要明确基)。
上述是纯数学上定义的点积,不涉及物理意义下的长度和角度等概念(当然数学上的内积空间可以定义自己的长度和角度概念)。在物理意义下,点积的定义和向量的长度和角度有关,对两个向量a和b的点积,定义如下:
其中|a|表示向量a的长度,表示向量a和b之间的夹角。这里的定义中,向量a和b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是物理对象,因为具有物理意义下的长度和角度。这是物理意义下的点积定义。
如何把纯数学意义上的点积和物理意义下的点积联系起来呢?很容易想到,就是把物理意义下的向量坐标化,因为首先物理意义下的向量满足向量空间的定义,因此只要找到基就可以坐标化。假设a、b是一个平面,也就是二维空间上的两个向量,那么可以随意找一组基i、j,就可以确认a、b的坐标,假设为(x1,y1)、(x2,y2),则a、b的点击可以转化为如下形式:
其中是基i、j的夹角。这里利用到了物理定义下的点积依然满足点积的分配律。
显然,只有i、j是规范正交基时,物理意义下的向量坐标可以等价于数学意义上的中的元素,进行点积运算。但是实际上,我们选取规范正交基并不是为了和数学定义上的内积联系起来,因为数学上的内积有很多种,只要满足内积定义即可,对于任意一组基,都可以定义一种内积使得物理意义下的向量坐标等价于
中的元素,直接采用物理意义下的坐标运算形式即可,可以验证其满足内积定义。实际上,选取基是为了将向量坐标化,从而可以使用内积运算,使用数学工具进行更多的分析研究,而选取规范正交基仅仅只是为了计算简单(上述最后一项为0,可以消去,i、j的长度为1,系数也可以忽略)。
所以点积的由来源自物理意义下的点积的定义,为了将物理意义下的点积形式化,可以使用内积数学工具,引入基将向量坐标化,从而对坐标进行运算操作。规范正交基的选取是为了计算简单,为了内积具有简单形式(规范正交基下的坐标运算就是本文开始纯数学意义上的点积形式)。
关键不要混淆向量空间中的向量和坐标,内积是定义在向量上的,而不是坐标上。坐标为什么会引入是因为研究了基的关系,就可以知道整个空间中向量的关系,而向量和基的联系就是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