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团队联合国际顶尖学者,在医学顶刊《The Lancet》(IF=98.4)发表重磅Meta分析研究,首次全面揭示早产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隐形危机”。
早产婴儿面临着RSV相关疾病的不成比例的高负担,占RSV住院负担的25%。早产婴儿在第二年的生活中仍然承受着相当大的RSV住院负担。RSV的预防产品可以通过预防早产婴儿中的RSV相关ALRI和感染严重结果,对公共卫生产生重大影响。
想顺利发表高质量论文?创新的研究思路是核心关键!Meta分析作为循证医学的重要方法,全优统计为你量身打造研究思路与方案,提供一站式科研辅导服务,助你轻松发文,欢迎咨询!
题目:2019年早产儿及幼儿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一项系统评价与汇总数据及个体参与者数据的荟萃分析
杂志:The Lancet
影响因子:IF=98.4
中科院分区:医学一区
发表时间:2024年3月
01 研究背景
2019年,全球约有3300万例RSV相关ALRI,导致超过10万名儿童死亡,其中一半以上发生在1岁以内。早产儿因免疫发育不全、气道狭窄、母源抗体转移少等原因,更易发生严重感染,且全球约每十个新生儿中就有一名为早产儿。尽管近年出现了如Nirsevimab单抗和孕期RSV疫苗等新型预防手段,但对早产儿的保护效果仍不明确。为制定更有效的预防策略,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早产儿和幼儿RSV相关ALRI的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
02 方法学
文献检索与纳入标准
采用2014年修订版的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指南》中的定义,在社区环境中界定ALRI(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环境中,则以医生确诊的ALRI(肺炎或细支气管炎)为准。RSV相关ALRI被定义为经实验室确诊RSV感染的ALRI。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将早产分为极早产(孕周<32周)和晚期早产(孕周32至<37周)。
研究团队检索了MEDLINE、Embase和Global Health数据库,收集了199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间发表的关于早产儿RSV相关ALRI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研究,并结合了呼吸系统病毒全球流行病学网络提供的个体参与者数据。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分析均使用 R (4.1.2 版) 进行。软件包 metafor(版本 3.0.2)用于荟萃分析,软件包 ggplot2(版本 3.3.5)用于生成图表。
03 研究结果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共识别出3302条记录,其中177条被纳入全文审查。最终有4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并进入分析。
此外,研究团队还获得了17项含个体参与者数据(IPD)的研究(每项研究样本量为111至19,336人不等,合计42,374名参与者),因此总共纳入64项研究。
在纳入的64项研究中,大多数来自高收入国家(81%,共52项,其中10项提供了个体参与者数据),其次是中高收入国家(17%,共10项,其中5项提供了个体数据),仅有3项(5%)来自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其中2项提供了个体参与者数据。
按国家发展阶段划分的2019年早产儿及幼童RSV感染发病趋势及风险差异
2000年至2019年间,全球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内,早产儿RSV相关ALRI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
2019年,全球0至12月龄早产儿中共发生约165万例社区RSV相关ALRI(95%不确定性区间为135万–199万),其中约154万例(9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在不同孕周组中,孕周<32周的早产儿发病率始终高于孕周32至<37周者;而在孕周32至<37周内,孕周35至<37周的婴儿发病率略低于32至<35周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9年按世界银行收入地区和国家发展状况分列的2岁以下早产儿和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估计数
2000至2019年,全球早产儿因RSV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率下降,发展中国家降幅尤为明显。2019年约53.3万早产儿住院病例,其中92%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孕周越早,住院率越高,特别是出生低于32周的早产儿。敏感性分析结果总体支持该趋势,但低收入国家数据偏低,高收入国家低质量研究数据偏高。
全球社区和医院因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负担早产儿和所有2岁以下婴儿
1995–2019年,发展中国家早产儿RSV相关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2019年全球88.5%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早产儿,尤其是早期早产儿,感染后死亡率和住院率显著高于足月儿,占所有住院病例的25%。
RSV相关ALRI社区发作和住院的危险因素
孕期吸烟、有多个5岁以下儿童、以及多胎出生是社区中RSV相关ALRI的独立风险因素。32–<37孕周婴儿的感染风险低于<32孕周者。出生在RSV流行季前3个月者感染风险更高。帕利珠单抗可显著降低住院风险(OR 0.25)。性别、家中吸烟者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感染无显著关联。
基础疾病与早产儿RSV重症结局风险关系分析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气管造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病或唐氏综合征的早产儿,住院后更易出现RSV重症结局(如住院时间更长、需吸氧或使用呼吸机/进入ICU),尽管部分关联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住院风险随胎龄和月龄增加而降低。男婴住院时间略短(OR 0.89)。其他如RSV亚型A、帕利珠单抗使用、家庭吸烟等与重症无明显相关性。住院患儿中,早产儿合并基础病的比例高于晚期早产儿,且第二年更为显著,工业化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05 文章总结
本研究确认早产儿面临更高的RSV感染和重症风险,基础疾病是住院后转重的主要因素,而出生背景等更易影响感染发生。这些数据可用于指导疫苗接种、被动免疫策略及医疗资源配置。
06 小优结语
这项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揭示:早产儿感染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后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风险显著高于足月儿,尤其是早期早产儿风险最高,甚至持续到第二年。造成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多为出生背景(如母亲孕期吸烟、家中幼童较多等),而住院后转重则常与基础疾病相关(如先心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这些发现为早产儿的精准防控和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