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热爱科研的Matlab仿真开发者,修心和技术同步精进,代码获取、论文复现及科研仿真合作可私信。
🍎个人主页:Matlab科研工作室
🍊个人信条:格物致知。
🔥 内容介绍
-
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系统设计
本研究旨在设计一个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系统。该系统将采用反步设计方法和自适应滑模控制技术,以提高卫星姿态控制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具体步骤如下:
-
建立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
-
设计反步控制器,以实现卫星姿态的期望跟踪。
-
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以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干扰。
-
将反步控制器和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
-
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算法仿真
本研究将对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算法进行仿真。仿真将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并使用真实卫星姿态数据作为输入。具体步骤如下:
-
搭建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模型。
-
将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植入仿真模型中。
-
设置仿真参数,并运行仿真。
-
分析仿真结果,并评估控制算法的性能。
-
-
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实验验证
本研究将对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将采用小型卫星姿态控制实验平台,并使用真实卫星姿态数据作为输入。具体步骤如下:
-
搭建小型卫星姿态控制实验平台。
-
将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植入实验平台中。
-
设置实验参数,并运行实验。
-
分析实验结果,并评估控制算法的性能。
-
-
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应用前景
本研究中提出的基于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卫星姿态抗干扰控制算法具有鲁棒性强、抗干扰能力好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算法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卫星,以提高其姿态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该算法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机器人控制、无人机控制等。
📣 部分代码
function [sys,x0,str,ts] = controller(t,x,u,flag)
switch flag,
case 0,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case 1,
sys=mdlDerivatives(t,x,u);
case 3,
sys=mdlOutputs(t,x,u);
case {2,4,9},
sys=[];
otherwise
error(['Unhandled flag = ',num2str(flag)]);
end
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
sizes = simsizes;
sizes.NumContStates = 3;
sizes.NumDiscStates = 0;
sizes.NumOutputs = 6;
sizes.NumInputs = 12;
sizes.DirFeedthrough = 1;
sizes.NumSampleTimes = 0;
sys = simsizes(sizes);
x0 = [0,0,0];
str = [];
ts = [];
function sys=mdlDerivatives(~,~,u)
gama=0.01;
c1=1.5;
k1=0.5;
we1=u(4);
we2=u(5);
we3=u(6);
qe1=u(7);
qe2=u(8);
qe3=u(9);
z11=qe1;
z12=qe2;
z13=qe3;
z21=we1+c1*z11;
z22=we2+c1*z12;
z23=we3+c1*z13;
rou1=k1*z11+z21;
rou2=k1*z12+z22;
rou3=k1*z13+z23;
sys(1)=gama*rou1;
sys(2)=gama*rou2;
sys(3)=gama*rou3;
function sys=mdlOutputs(~,x,u)
c1=1.5;
k1=0.5;
h=1;
beta=0.008;
J11=1.25;
J22=9.65;
J33=9.65;
Fp1=x(1);
Fp2=x(2);
Fp3=x(3);
a1=u(1);
a2=u(2);
a3=u(3);
we1=u(4);
we2=u(5);
we3=u(6);
qe1=u(7);
qe2=u(8);
qe3=u(9);
z11=qe1;
z12=qe2;
z13=qe3;
dqe1=u(10);
dqe2=u(11);
dqe3=u(12);
dz11=dqe1;
dz12=dqe2;
dz13=dqe3;
z21=we1+c1*z11;
z22=we2+c1*z12;
z23=we3+c1*z13;
rou1=k1*z11+z21;
rou2=k1*z12+z22;
rou3=k1*z13+z23;
ut1=a1-Fp1-J11*(k1+c1)*dz11-h*(rou1+beta*sign(rou1));
ut2=a2-Fp2-J22*(k1+c1)*dz12-h*(rou2+beta*sign(rou2));
ut3=a3-Fp3-J33*(k1+c1)*dz13-h*(rou3+beta*sign(rou3));
sys(1)=ut1;
sys(2)=ut2;
sys(3)=ut3;
sys(4)=Fp1;
sys(5)=Fp2;
sys(6)=Fp3;
⛳️ 运行结果
🔗 参考文献
[1] 王飞,刘会龙,刘焱,等.基于自适应反步滑模与死区逆补偿的闭式泵控系统位置输出控制策略[J].机电工程, 2023, 40(9):1379-1386.
[2] 安晓风.卫星相对姿态智能自适应控制及分布式仿真技术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 2016.
[3] 蔡伟平,胡越黎,杨文荣,等.四旋翼双环滑模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J].电子技术应用, 2015, 41(7):4.DOI:10.16157/j.issn.0258-7998.2015.0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