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080 F - Prime Flip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定义辅助数组并利用数学猜想来优化区间取反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寻找最优配对来减少操作次数,并详细展示了算法实现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发现我们每次区间取反,相邻位置的正反关系只有两个位置发生改变
我们定义bi为ai和ai-1的正反关系,即ai=ai-1时bi=0,否则bi=1,每次取反l~r,b[l]和b[r+1]会发生改变
容易发现b[i]=1的位置一定是偶数个,我们将他们取出来
因为每次取反一定会改变两个b[i],所以我们将这些位置两两配对消去
两个位置i,j,有三种配对
|i-j|是奇素数,可以直接消去,最少花费1次操作
|i-j|是偶数,可以由奇素数的和(哥德巴赫猜想?)或差得到,最少花费2次
|i-j|是奇非素数,由奇素数和偶数差得到,最少花费3次
将b[i]=1的i按奇偶性分为两个集合
不同集合之间的配对是第1、3种配对
同一集合间的配对是第2种
可以做第一种配对的i,j之间连边,找二分图最大匹配
剩下的两个集合内部两两第二种配对
如果还余1个,作第三种配对

code:

#include<set>
#include<map>
#include<deque>
#include<queue>
#include<stack>
#include<cmath>
#include<ctime>
#include<bitset>
#include<string>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dlib>
#include<cstring>
#include<climits>
#include<complex>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7+10;
const int maxm = 210;

int p[4100000],pri;
bool v[maxn];

void pre()
{
    for(int i=2;i<maxn;i++)
    {
        if(!v[i]) p[++pri]=i;
        for(int j=1,k=i*p[j];j<=pri;j++,k=i*p[j])
        {
            if(k>=maxn) break;
            v[k]=true;
            if(i%p[j]==0) break;
        }
    }v[1]=v[2]=true;
}

int n,m;
int a[maxm],b[maxm];
bool s[maxn];
int p1[maxm],p2[maxm];
int p1n,p2n;

bool mp[maxm][maxm],ev[maxm];
int match[maxm],bel[maxm];
bool Find(const int x)
{
    if(ev[x]) return false;
    ev[x]=true;
    for(int i=1;i<=p2n;i++) if(mp[x][i])
    {
        if(!bel[i]||Find(bel[i])) { bel[i]=x;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pre();
    scanf("%d",&n);
    for(int i=1;i<=n;i++) scanf("%d",&a[i]),s[a[i]]=true;
    for(int i=1;i<maxn;i++)
        if(s[i]!=s[i-1]) b[++m]=i;

    for(int i=1;i<=m;i++)
    {
        if(b[i]&1) p1[++p1n]=b[i];
        else p2[++p2n]=b[i];
    }
    for(int i=1;i<=p1n;i++)
    {
        for(int j=1;j<=p2n;j++) if(!v[abs(p1[i]-p2[j])]) mp[i][j]=true;
    }
    int k=0;
    for(int i=1;i<=p1n;i++) if(!match[i])
    {
        for(int j=1;j<=p1n;j++) ev[j]=false;
        if(Find(i)) k++;
    }
    p1n-=k; p2n-=k;
    int re=k;
    re+=p1n/2*2+p2n/2*2;
    re+=p1n%2*3;
    printf("%d\n",re);

    return 0;
}
### Simulink 中 S-R Flip-Flop 模块的功能介绍 在 MATLAB 的 Simulink 工具箱中,S-R Flip-Flop 是一种基本的记忆元件,用于存储一位二进制数据。该模块具有两个输入端:置位(Set, S)和复位(Reset, R),以及两个输出端 Q 和 !Q。 #### 输入与输出特性 - **S (Set)**: 当此输入有效时,会将输出设置为高电平。 - **R (Reset)**: 当此输入有效时,会将输出重置为低电平。 - **Q**: 表示当前状态的正相输出。 - **!Q**: 表示当前状态的反相输出[^1]。 为了防止不确定的状态发生,通常不允许同时激活 Set 和 Reset 输入。如果确实发生了这种情况,则具体行为依赖于实现方式;某些设计可能会优先处理其中一个信号,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导致未定义的结果。 ### 使用方法 要在 Simulink 中创建并配置 S-R Flip-Flop: 1. 打开一个新的模型窗口; 2. 添加 `Logic and Bit Operations` 库中的 `SR Flip Flop` 组件到工作区; 3. 连接必要的输入源至 S 和 R 端口,并连接负载或其他后续逻辑门到 Q 或者 !Q 输出端; 4. 设置仿真参数以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需求; 5. 开始运行模拟观察波形图上显示的变化情况。 对于更复杂的控制系统应用来说,还可以考虑加入额外的控制机制比如使能(enable)线或清除(clear)功能来增强灵活性[^2]。 ```matlab % 创建新的Simulink模型 new_system('myModel'); open_system('myModel'); % 添加 SR Flip Flop 模块 add_block('simulink/Sources/Pulse Generator','myModel/Set_Input','-Position',[80 90]); add_block('simulink/Sources/Pulse Generator','myModel/Reset_Input','-Position',[80 160]); add_block('simulink/Logic and Bit Operations/SR Flip Flop','myModel/SR_FlipFlop','-Position',[160 125]); % 配置连线 connect_lines({'myModel/Set_Input/1', 'myModel/SR_FlipFlop/1'}); connect_lines({'myModel/Reset_Input/1', 'myModel/SR_FlipFlop/2'}); % 显示模型结构 set_param(gcs,'SimulationCommand','updat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