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目的小结
尼采的超人理念,作者接触极限运动之后发现的方法论。
激情的培养秘诀
重点是,好奇心本身并不足以产生真正的激情,因为它产生的神经化学物质不足以激活你的动机。你要寻找的是好奇心清单上三四项内容的交集。如果你能发现多项内容之间的交集,就意味着你走上正轨了。这才能激发真正的能量。
目标
大脑是一个预测引擎,意识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恐惧和目标是我们是现实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正确的目标设定应该包含三组目标:宏大变革目标、高且有难度的目标以及明确目标,分别对应三个不同的时间尺度——宏大变革目标是持续一辈子的目标,高且有难度的目标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来完成,明确目标即刻就可以完成。
坚毅力
如果你的意志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不要找借口,每一天的工作从最困难的任务开始,然后按照重要性和难度降序排列,最后做最容易的工作。尽管这种方法与我们拟定明确目标清单时对任务的排序大致相同,但它在商业领域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叫作“先吃最丑的青蛙”。永远按照你的明确目标清单去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一旦完成所有的任务,你就能赢得当天最大的胜利。
这种心流状态的提升实质上是注意力的集中。当固定型思维者犯错时,往往会纠结于那个错误,这破坏了他们专注于当下情境的能力。但成长型思维者就不一样了。“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型思维者总会这样说,进而产生更多的心流。
选择一个你需要让自己平静下来的时间,比如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在大型会议之前,或者在回家见孩子之前,来几次缓慢的深呼吸。研究表明,当我们吸气和呼气的长度相等时,可以平衡交感神经反应(战斗或逃跑)和副交感神经反应(休息和放松)。这可以让我们很快平静下来,这种平静能帮助我们让注意力更加集中。如果你适应了5分钟,就可以延长到6分钟或7分钟,或者你想坚持多久都行。研究表明,每天只需5分钟的正念就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和焦虑,而更大的认知益处——专注力、乐观、适应力和情绪控制——需要每天坚持12~20分钟才能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我也会用类似的方法来训练认知技能。练习一篇新演讲时,我总要穿越一次地狱。我会在睡眠不足、已经工作了10个小时、在健身房完成高强度训练后进行练习。做完这一切后,我会带着我的狗去野外,徒步上山,并在途中练习我的演讲。如果我在攀爬悬崖的时候依然可以连贯地演讲,那么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
训练情商的方法
积极倾听是让双方的存在感紧密联系的艺术,是带着真诚的好奇心倾听而不对听到的内容做任何批评或表扬。不去异想天开,不去想接下来你会有什么连珠妙语。耐心是关键。真诚的关系意味着耐心地听对方说完,在此过程中只问需要澄清的问题。许多专家建议对谈话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既能加强沟通,也能加强社会关系,确保双方都能感到被对方理解。
黑入创造力
这也是为什么感恩、正念冥想、锻炼和睡眠是保持巅峰表现的必要条件。最有必要的才是最关键的。当生活变得复杂时,这四种练习通常会被从我们的日程中删除。但研究表明,这是我们最不应该做的选择。相反,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些练习,因为有了它们,你才能拥有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创造力。
持久的创造力
如果挫败感是创造过程中必要的一步,那么我们就不能把它的到来视为一场灾难。对于创造力来说,挫败感是进步的标志,意味着迫切需要的突破比你想象中来得更快。或者,正如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曾经说过的:“有时,要想走回捷径,就必须绕点儿远路。”
心流触发器
研究表明,90~120分钟不间断地集中注意力是最理想的时间段,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进而进入心流状态。如果手头的任务需要显著的创造力,那么蒂姆.费里斯建议,有必要留出“4小时时段”。更重要的是,由于自主性和注意力同属耦合系统,在这90~120分钟的时间里,确保手头的任务正是你想做的事情。
为了在生活中切实培养心流,需要将这些触发器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训练冒险能力,寻求新颖性,强化反馈循环,时刻为模式识别系统补充信息以随时激发创造力,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对他人的肯定态度,在每一次交谈中练习自我融合,都是有效的方法。
心流循环
在挣扎阶段,我们会再次发现持久巅峰表现带来的启示:情绪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这一阶段注定会令人沮丧。对大多数人来说,沮丧是他们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的信号,意味着他们应该停下来重新思考,重新部署行动。但在挣扎阶段,挫折恰恰是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标志,坚持下去,就能感受到心流体验。
在放松阶段,尽力激活“深度具身”这一触发器。这才是低强度体力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这也是兹洛托夫以及其他许多人在淋浴时能够顿悟的原因。带着工作时未能解决问题的挫败感回到家,冲个澡,洗刷掉令人沮丧的痛苦,感受水珠在身体上的跳跃,感受香皂在皮肤上的触感,这一切已经足以激活触发器,让你进入放松和心流状态。
巅峰表现的元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清单上有两项任务会消耗最多的时间:其一是在一天开始时,必须投入90~120分钟的时间,不被打扰地专注于最难的任务;其二是每周至少花2~6个小时,投入心流强度最大的活动。如果一开始投入不了那么多时间,那就缩减时间,从每天20分钟不受干扰集中注意力、每周40分钟的高强度心流活动开始,或者在这两项活动上分别从投入10分钟和20分钟开始。然后,一旦这些活动开始提升效能,就再多投入一点时间以完成日程表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