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物理链路:指的从一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结点(路由器)。(没有路由器隔离的就是一段链路)
数据链路:在物理链路上,加上相关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所构成的链路。
帧:数据链路层传递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数据链路层功能(3个):
1.封装成帧:P数据包在该层被封装为帧,其结构为:帧首+数据部分+帧尾
,其中数据载荷的最大上限
称为MTU.(例如:以太网MTU为1500字节)最小是46字节
2.透明传输:数据链路层对于发送的数据不能有任何限制,让本层处于“透明”。填充ESC前,误解为1帧用字节填充法(Flag为帧定界符,ESC为转义字符)
3.差错检验:判断传输中会否产生误码。常用的检错码:奇偶校验
和循环冗余校验(CRC)
(掌握),常用纠错码:海明码(了解)
各层传输单元区分:
奇校验与偶校验
基本规则:
在原数据位后附加一个1位的校验位,将其值置为0或1,使附加该位后,使
整个数据码中二进制位“1”
的个数成为奇数
(奇校验)或偶数
(偶校验)。
例如:传送原码为1101101
奇校验11011010
偶校验11011011
缺点:偶数个误码,奇偶性如果不变,就容易漏检。
循环冗余校验(多项式校验)CRC
循环冗余校验CRC的基本思想:
例如:双方约定
除数3
,待发送的数据为100
.
发送方:先进行计算,把待发送数据为100当作被除数
,与除数3
运算,余数1
(冗余码)
发送方将待发送数据100
和1(冗余码)
,一起发给接收方。
接收方:再计算一遍,用100-1=99,再除以3。余数为0,说明未出错。如果余数不为0,有错误。
CRC计算过程
**1.**通信双方约定除数
(生成多项式G(x)
)
**2.**发送方基于待发送的数据(后补多项式最高次个0)
和生成多项式(其各项系数构成的比特串)
相除(异或运算
),计算出余数差错检测码
(冗余码)
**3.**发送方将其添加到待传输数据的后面一起传输。(相加而不是拼接,参考下题1)
**4.**接收方通过新的被除数和生成多项式相除,通过余数,判断收到的数据是否产生了误码
生成多项式
例题
二、点到点信道和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
点到点信道的数据链路:指的一条链路上就一个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道。通常用在广域网
场景1:两个路由器相连 场景2:家庭户PPPoE拨号连接ISP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早期支持点到点和点对多。
点到点协议PPP:应用最广泛的标准。
PPP组成的三个部分:网络控制协议NCP(含多个协议)
、链路控制协议LC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
PPP协议的帧格式:帧首部(长度5B)
、数据载荷(长度≤1500B)
、帧尾部(长度3B)
。帧的格式是功能的主要体现。
1、异步链路使用字节
填充:
发送时,如原载荷中含帧定界符、转义字符和控制字符,其前面应插入转义字“7D”
。
帧定界符:一般为7E,填充时减去20,变为5E.
控制字符:一般为ASCⅡ码中数值小20的字符,转换时加上20。如:03变23。
2、同步链路使用零比特填充
:
发送时,对载荷进行扫描,如果出现连续的5个1,就在其后填充1个0
。接收时,逆操作。
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
广播信道的局域网:最初局域网用同轴电缆或集线器组网。一台发送,都能收到。
以太网标准: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802.3标准)10Mb/s
CSMA/CD协议:广播信道使用带冲突检测
的载波侦听
的多路访问
(CSMA/CD)机制通信。
以太网最短帧:最小帧长=(线长/介质传播速率)×数据传输速率×2
CSMA/CD的工作原理:
①发送前侦听;②边发边听;③发生冲突立即停止发送④停止发送数据后,发送增强冲突信号;⑤执行退避算法。
以太网帧常见两种格式:802.3标准
和 以太网V2 MAC帧格式
(后者应用更广泛)
网卡: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所用的网络适配器;网卡与CPU间用并行通信,其与外部用串行通信。
MAC地址:
每个网卡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固化在网卡的ROM中,称物理地址
,长度为48bit
(全球唯一,不会随设备移动而改变)
例题
三、扩展以太网和高速以太网
一、扩展以太网
1.集线器Hub:
工作在物理层。10BASE-T以太网每个站到Hub距离<100m。每个Hub为一个冲突域
Hub扩展了计算机数量和距离:主干Hub+Hub可达400m,缺点:冲突域扩大、带宽降低。
2.网桥: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一般2-4口,
作用:优化以太网,隔离冲突,识别帧的结构。
原理:根据帧首部中的目的MAC地址
和网桥自身的帧
转发表来转发或丢弃所收到的帧
网桥自主构建MAC地址表:收到帧后进行登记源MAC地址
和进入的端口号
转发帧:
查到MAC一转发对应端口,没查到转发全部口,查到目标为入口一丢弃。
3.交换机Switch:
本质为多接口网桥,一般8-24口,支持多种速率,可直连计算机。其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特点:①端口独享带宽②比集线器安全③接口到计算机全双工模式④不再使用CSMA/CD协议
⑤接口可以工作在不同的速率⑦广播帧会转发到全部端口(隔离冲突域,不隔广播域)
生成树协议STP:
来产生能够连通全网但不产生环路的通信路径
例题
第二题解析:以太网交换机属于数据链路层 用不到IP(网络层) 故选A
二、高速以太网
100BASE-T以太网:在双绞线上传输基带信号的速率为100Mb/s的以太网,又称快速以太网)
吉比特以太网:也称为干兆以太网,目前主流产品
10吉比特以太网(10G),也称为万兆以太网。只支持双工方式。
万兆交换机常作为干兆网的汇聚层交换机。
VLAN: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站点划分成多个逻辑组的技术。交换机配置VLAN后,属于同一VLAN的站点间可通信,而属于不同VLAN的站点间不能通信。
交换机接口分为Access接口
(交换机连主机)和Trunk接口
(交换机连交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