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 BCH级联编译码的性能仿真
开发一种低速率前向纠错信道编码是互联网通信系统领域内的重要问题之一。RS码是一种多进制BCH码,其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最高,在同样的效率下纠错能力特别强,尤其是在短中等码长下,性能接近理论值。本文将介绍用matlab进行RS编译码的仿真。
- RS编译码原理
RS编译码的码元符号取自伽罗达域GF(2m),输入的信息可分为k*m比特一组,每组k个符号由m比特组成。RS(255,239)编译码被广泛应用于海底光纤通信系统中,该信道编译码包括239个bit信息以及16个校验字节。
- 实现过程
实现过程中,需要引用matlab通信工具箱中提供的函数bchenco和bchdeco。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生成伽罗华域GF(2^8)中的对数表
这一步是为了方便计算,可以使用matlab工具箱中提供的函数gfprimfd等实现生成。
(2)指定信息位数和纠错码位数
在此模拟中,我们采用RS(255,239)编译码,即信息位数为239,纠错码位数为16。
(3)生成信息位序列
使用randi函数随机生成239个随机01数作为信息位。
(4)进行BCH编码
调用matlab工具箱中的bchenco函数对生成的信息位进行编码,生成编码后的信息序列。
(5)引入随机噪声
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会引入随机噪声,我们可以使用randerr函数生成随机错误向量,并与编码后的信息序列相加,得到传递至接收端的序列。
(6)进行RS解码
本文探讨了RS BCH级联编译码的性能仿真,使用matlab通信工具箱进行实现。通过RS(255,239)编码,引入随机噪声并解码,平均误码率为0.23%。"
113759473,7828822,Spring IoC与DI详解,"['Spring框架', '依赖注入', 'XML配置', '注解编程', '控制反转']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