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主要讲一下怎么快速学习AI Agent这个概念
快速学习的核心逻辑就是拒绝晦涩的理论,直接从“用”开始,用“玩”的心态去学,通过“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快速拿到结果。我们别被“Agent”这个词唬住了,Agent其实就是给大模型装上“手”和“脚”。
学习 Agent 千万别一上来就去啃LangChain的文档或者读论文。 那样撑不过两天就放弃了。

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谁看谁懵

快速学习AI Agent的最好方法,不是 “学”,而是 “玩”。
你要把它当成一个新来的“实习生”,你的目标是教会它帮你干活。这里有一份实操路线图,甚至不需要你会写代码,照着做就行。
第一步:祛魅
搞懂Agent和ChatGPT到底有啥区别。
大模型 (LLM) 就像是一个**“被关在小黑屋里的百科全书式天才”**。它什么都知道,但它没联网,也没有手,干不了具体的活。

AI Agent (智能体) 就是 “天才 + 联网手机 + 办公软件 + 你的SOP”。它不仅能思考,还能搜索、能画图、能发邮件、能写代码。

所以别只用ChatGPT聊天了。去试一下 Perplexity 或者 Genspark。
🚀 来,跟我一起做三个操作,第一步打开Perplexity问一个问题;第二步就看着Perplexity弹出的动作是什么,理解他的操作逻辑;第三步就是看他生成的报告,通常Perplexity 是有来源的,点点他的来源验证是否正确。
动作: 问它一个复杂问题,比如“帮我调研一下2024年全球咖啡市场的最新趋势,并生成一个表格”。

观察: 看着它右边(或顶部)那一排小图标在转圈。那就是它在“思考” -> “拆解任务” -> “调用搜索工具” -> “阅读网页” -> “整合答案”。

阅读: 这就是最基础的Agent——检索Agent。看懂这个过程,你就懂了一半。

第二步:上手
不用写代码,捏出你的第一个“电子员工”。
不要从零开始造轮子,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目前我操作下来体验比较好、门槛最低的Agent搭建平台,首推 Coze (扣子) 或者 Dify。链接就不贴了,按关键词搜搜就行。
现在假设是Coze哈,一步步来。
注册账号: 登录 Coze (国内版/国际版都可以,推荐国际版配GPT-4o,随意)。
不要新建,先抄作业: 去它的“Bot 商店 (Store)”或者模板商店,找一个你觉得好玩的Bot(比如“新闻推送官”,我这里就随意点了,点个AIGC)。

点“复制/Remix”: 进入后台,你会看到它的“内脏”——
人设 (Prompt): 告诉它它是谁。插件 (Plugins): 这里就是它的“手”,比如Google Search、DALL·E画图。工作流 (Workflow): 这是它的“脑回路”。

把它的欢迎语或者某个插件改一下,点“发布”。
恭喜你,你已经跑通了Agent开发的全流程。是不是很简单,发布之后记得要去研究他的工作流逻辑试着自己搭建一个Agent出来哦,不要停留在只会复制智能体的程度。
第三步:进阶
理解“工作流 (Workflow)”,让Agent按你的规矩办事。
Agent 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SOP (标准作业程序)。以前是你一步步操作,现在是你把步骤画出来,让AI自己跑。
🚀 后期记得要在 Coze 或 Dify 里创建一个 Workflow。
拖拉拽: 全程像画流程图一样连线,可以参考我往期的一篇关于Coze工作流的文章。
当你看到那个绿色的进度条跑完,吐出一张图的时候,你会感受到那种**“魔法成真”**的快感。
第四步:深潜(持续学习,深度学习)
理解多智能体协同 (Multi-Agent)。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推荐去读一下 吴恩达 (Andrew Ng) 关于 Agentic AI 的课程学习(通俗易懂)。

链接放这里了:https://www.deeplearning.ai/courses/agentic-ai/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与其让一个天才模型干完所有事,不如让三个普通模型分工合作。 一个负责写初稿 (Coder)、一个负责挑刺 (Reviewer)、一个负责根据意见修改 (Refiner)。
在后期我们可以去下载 Cursor 编辑器(现在的代码之神)。开启它的 Composer 模式,你会发现它本质上就是一个会自动修改文件的“编程Agent”。看着它在你眼皮底下写代码、改Bug,你就是那个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官。
最后callback一下心法:
先用起来: 找现成的Top级产品体验(Perplexity, Cursor,)。
拆解它: 去 Coze 看看别人是怎么配置的。
模仿它: 修改别人的参数,变成自己的工具。
Agent 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黑科技,它就是AI时代的Excel。只要你会画流程图,你就能学会它。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科技企业深耕十二载,见证过太多因技术卡位而跃迁的案例。那些率先拥抱 AI 的同事,早已在效率与薪资上形成代际优势,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大模型的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我们整理出这套 AI 大模型突围资料包:
- ✅ 从零到一的 AI 学习路径图
- ✅ 大模型调优实战手册(附医疗/金融等大厂真实案例)
- ✅ 百度/阿里专家闭门录播课
- ✅ 大模型当下最新行业报告
- ✅ 真实大厂面试真题
- ✅ 2025 最新岗位需求图谱
所有资料 ⚡️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 《AI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下方扫码获取~

① 全套AI大模型应用开发视频教程
(包含提示工程、RAG、LangChain、Agent、模型微调与部署、DeepSeek等技术点)

② 大模型系统化学习路线
作为学习AI大模型技术的新手,方向至关重要。 正确的学习路线可以为你节省时间,少走弯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和学习规划,带你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③ 大模型学习书籍&文档
学习AI大模型离不开书籍文档,我精选了一系列大模型技术的书籍和学习文档(电子版),它们由领域内的顶尖专家撰写,内容全面、深入、详尽,为你学习大模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④ AI大模型最新行业报告
2025最新行业报告,针对不同行业的现状、趋势、问题、机会等进行系统地调研和评估,以了解哪些行业更适合引入大模型的技术和应用,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大模型的优势。

⑤ 大模型项目实战&配套源码
学以致用,在项目实战中检验和巩固你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为你找工作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⑥ 大模型大厂面试真题
面试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需要充分的准备。在你已经掌握了大模型技术之后,就需要开始准备面试,我精心整理了一份大模型面试题库,涵盖当前面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让你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以上资料如何领取?

为什么大家都在学大模型?
最近科技巨头英特尔宣布裁员2万人,传统岗位不断缩减,但AI相关技术岗疯狂扩招,有3-5年经验,大厂薪资就能给到50K*20薪!

不出1年,“有AI项目经验”将成为投递简历的门槛。
风口之下,与其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坐等被行业淘汰,不如先人一步,掌握AI大模型原理+应用技术+项目实操经验,“顺风”翻盘!


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共同整理,现任上海殷泊信息科技CEO,其创立的MoPaaS云平台获Forrester全球’强劲表现者’认证,服务航天科工、国家电网等1000+企业,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发表论文50+篇,获NASA JPL火星探测系统强化学习专利等35项中美专利。本套AI大模型课程由清华大学-加州理工双料博士、吴文俊人工智能奖得主鲁为民教授领衔研发。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技术人员,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以上全套大模型资料如何领取?

89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