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协同平台助力企业回归生产本质,创造价值

img


核心观点

  • 单点工具的串联无法有效解决研效痛点问题,企业需要通过一体化协同平台提高端到端价值流动效率。
  • 一体化协同平台的价值是软件工程理念最大化落地、数字化研发管理、沉浸式研发体验。
  • 一体化协同平台集成需要评估闭环效率杠杆,确定集成边界和集成深度。
  • BizOps 和 FinOps 的出现,代表一体化协同趋势正在回归“生产本质”,创造价值。

一体化协同平台概述

“妥协式”研效治理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数字化转型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软件作为数字化的直接载体,软件研发效能治理(简称为研效治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企业期望通过引进优秀的研效文化、方法论、技术,重塑组织职能边界,优化分工效率;通过创新软件研发流程,面向“价值”协同;通过引进自动化工具链,优化价值流转效率。

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软件研效治理也一直在进行,开展新的软件研效治理不得不向“业务连续性”和“IT 固有资产妥协”,研效治理变为“妥协式”研效治理,落地效果大打折扣,如图 10.7.1 所示。

业务连续性妥协

大多数企业都缺乏渐进式研效治理的经验,如何小规模试点,从边缘业务向核心业务推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保障业务的连续性,不对现有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造成影响,在软件研效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牺牲“组织变革”和“流程创新”。

img

图 10.7.1 “妥协式”研发效能治理

IT 固有资产妥协

研效治理对企业来说是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使命,为了保障自动化需求,需要购买和维护大量的自动化工具。在新一轮研效治理中,为了不造成IT固有资产的浪费,企业常常选择补齐面向职能单点的自动化工具,提升单一职能的工作效率。如图 10.7.2 所示,企业已经存在客户管理、项目协同、代码仓库等工具,痛点在代码的集成和应用发布上,考虑到已经发生的工具采购成本,企业通过引入 Jenkins 和 ArgoCD 提高 CI/CD 单点效率,这种情况即为 IT 固有资产妥协。

img

图 10.7.2 IT 固有资产妥协

“妥协式”研效治理的痛点

“妥协式”研效治理仅引入新单点工具,通过自动化手段提高单一职能工作效率,而单点工具之间的串联大多是通过 Webhook 机制在 backend 级别打通的,而账号、权限、交互没有被打通,如图 10.7.3 所示。基于这个客观事实,单点工具在研效治理中存在职能内工具使用不标准、跨职能协同效率低、跨工具切换成本高和维护成本高等痛点,如图 10.7.4 所示。

img

图 10.7.3 单点工具

职能内工具使用不标准

单点工具解决单一职能内的工作效率问题,不解决单一职能内标准化作业问题,如果工具不能被标准化使用,则意味着团队与团队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存在使用效率和交付质量的高低问题。

img

图 10.7.4 单点工具痛点

跨职能协同效率低

单点工具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不标准的,但跨职能之间的协同依赖于上游信息传递的标准化,比如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及时性,否则就可能存在需求已确认,但研发人员、测试人员、设计人员、运维人员都不知道,无法开展自己的工作,研发工序与工序之间存在大量的前置等待时间,这些时间最终会变为工作流中一个又一个的效率“洼地”。

跨工具切换成本高

在研发工作流中,单一职能的生产者需要横跨多个工序完成工作,比如研发人员需要从项目协同(Jira)领取需求、代码仓库(GitLab&#x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