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此,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有效增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尤为重要。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看,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大国关系不稳定性、脆弱性比较突出,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重塑。
从国内看,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但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在区域经济方面,较为突出的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连通性弱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缺少长效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
新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区域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长期存在。未来,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这个客观事实,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更大的突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为此,各地区深入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充分体现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从国家战略全局中谋划新的历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