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Metabol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metabolic networks during cashew fruit development and ripening
发表期刊:Food Chemistry
影响因子:9.231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百趣生物提供服务:植物阿趣广靶®代谢组学、发现代谢组学HD-MIX版
- 百趣代谢组学分享—研究背景
腰果树(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是一种原产于巴西亚马逊雨林的热带常绿乔木。自腰果树发现以来,便被引入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广泛种植。腰果树的果实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呈现梨果状,是假果,叫“Apple”;下部分呈现肾状,是真果,叫“Nut”,也就是备受人们欢迎的坚果之一——腰果(在后文中,统一称为“Apple”和“Nut”)。
迄今为止,人们对“Nu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营养价值上。“Nut”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它的脂肪成分中,约60%来自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s),20%来自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s)。由于MUFAs和PUFAs可有效调控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食用腰果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而相比“Nut”的高价值,多汁的“Apple”更像是一种农业副产品,工业用途有限,通常被用于果汁加工、浓缩粉生产以及乙醇生产。
果实发育和成熟是相互协调、精细调控的生物学过程。代谢组学分享,尽管前人对“Nut”以及“Apple”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但“Nut”以及“Apple”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代谢变化和相关调控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主要探索腰果发育周期中代谢是如何变化的,并挖掘转录调控的潜在机制。
2.百趣代谢组学分享—研究设计
腰果树的果实发育具有很典型的阶段性,开花后大约一周,腰果花就开始发育成微小的假果,即“Apple”;同时,绿色的真果“Nut”,也开始长在“Apple”的底端。代谢组学分享,之后,整个果实迅速生长直至成熟期。基于这样的特点,作者以时间为轴线,结合了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来探索腰果树果实的代谢变化过程。
作者采集开花后15、23、31、39和45天的果实,分别对“Apple”和“Nut”取样,进行实验。对应这5个果实发育阶段,样本命名为A1-A5(Apple)和N1-N5(Nut),其研究思路详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