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肤效应与导体损耗-传输线的损耗

趋肤效应与导体损耗-传输线的损耗

前面给出的一阶模型,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电感和电容是不消耗能量的,所以一阶模型是一个无损的理想模型。而实际上,传输线是有损耗的,其主要损耗来源为导体损耗与介质损耗
导体损耗顾名思义是由电阻所产生的损耗。当电流流过导线的电阻时,就会产生损耗。
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电流会沿着阻抗最小的路径前进。信号路径上的阻抗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本身导体的电阻以及导体上电感的感抗组成
在低频时,感抗非常小,电流主要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前进。低速电流从驱动端传输到负载端,然后沿着地平面返回到驱动端。返回电流的路径选择与其电阻大小相关,返回的电流密度与该路径上的电导相对应。如图3-15所示。
频率逐渐升高之后,电感的感抗占主导地位,于是电流会寻找一条电感最小的路径。如何减小电感? 首先是减小自感,导线中的电流会尽可能地延展开来以使得导线的自感最小,同时导线中的电流会尽量接近返回路径,也会将返回路径的电流拉到自己身边,使得信号路径与返回路径之间的互感增大,以达到减小有效电感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趋肤效应,如图 3-16所示。

关于趋肤深度的公式为:
其中,δ是趋肤深度(μm)f是正弦波的频率(GHz)。 PCB上的布线厚度通常为25μm,这意味着当信号的频率达到10MHz时,电流就不再充满整根导线,而开始发生趋肤效应了。 在趋肤效应下,导线的有效横截面积并不是其真实的横截面积,而是电流所流过的面积。 其电阻的计算公式应为:
其中,R是导线的电阻(Ω);ρ是导线的体电阻率(Ω·m);δ是趋肤深度(m);Len是线长(m); W 是线宽(m)。 导体电阻所带来的损耗,也就是电流流经电阻时的损耗,由于电阻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损耗也会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频率的二分之一次方正相关。
另外一个导体损耗的因素,就是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让铜箔能与介质材料更好地黏合,在铜箔与介质的接合处会有一些铜牙,如图3-17所示。
当发生趋肤效应时,电流会从这些铜牙中流过,这意味着电流所经过的路径更长了,电阻也就更大了.

趋肤效应与导体损耗-传输线的损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电子连接器有限元仿真CAE与高频分析

您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