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OMG技术体系:CORBA、CCM、OMA与MDA
1. OMG与CORBA概述
对象管理组织(OMG)成立于1989年,是计算机行业最大的联盟。它作为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实现“对象”在开放市场各层面的互操作性标准化。截至2002年初,约800家成员公司加入了OMG。
早期,OMG专注于解决分布式面向对象系统在不同语言和平台上的交互问题。1991年,推出了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的初始版本1.1,随后在1992年发布了1.2版本。如今广泛使用的是CORBA 2,2.0版本于1995年7月发布,并在1996年7月更新,当前版本是2001年12月发布的2.6版本。CORBA 3规范在2002年初基本确定,但仍未正式发布。
CORBA的目标是实现多种语言、实现方式和平台的开放互连。它不依赖“二进制”标准,而是精心标准化以允许不同实现和厂商增值。不过,这种开放方式导致CORBA产品在二进制层面互操作性不佳,需采用高级协议,如1995年7月随CORBA 2.0标准化的互联网ORB间协议(IIOP)。
CORBA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调用接口集、对象请求代理(ORB)和对象适配器集。调用接口实现不同程度的后期绑定,并封装调用参数;ORB核心定位接收对象和方法并传输参数;对象适配器在接收端解封参数并调用方法。
为使调用接口和对象适配器正常工作,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用通用语言描述所有对象接口,即OMG接口定义语言(OMG IDL);二是所有使用的语言都要与该通用语言绑定。以下是一个OMG IDL规范示例:
module Example {
struct Date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