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档案标准: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探索
1. 数据时代下的档案标准挑战
在当今时代,数据被比作新的石油,数学家克莱夫·洪比在2006年提出了这一观点。对于挪威而言,石油时代似乎正走向终结,而大数据时代正蓄势待发。然而,数据的大量涌现也带来了如何以适应绿色解决方案的方式保存数据的问题。
在档案管理方面,挪威面临着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抉择。以Noark标准为例,它基于传统的档案层级结构,以文档为中心。在Noark体系中,数据被视为构成文档的离散信息片段,文档则是用于讲述或解释某事的证据。由于Noark以文档为核心,它难以适应“档案即数据”的范式。Noark层级结构仅停留在文档层面,无法深入到数据层面。例如,Noark 5的提取内容大多是从Word文档或电子邮件转换而来的PDF/A文件,丰富的电子邮件(元)数据被“扁平化”处理,这凸显了文档视角的盛行以及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转变的挑战。
为了使Noark 5更适应数据处理,曾尝试在资源描述框架(RDF)中构建Noark 5本体。RDF通过简单的结构(主语、谓语和宾语)来互连数据,如“Harald(S)是挪威(O)的国王(P)”形成一个三元组。如果将Noark 5以RDF实现,它可能会从分层的XML结构转变为一个图,每个(元)数据元素通过链接和关系相互连接,类似于国际档案理事会的“背景中的记录(RiC)”。然而,Noark 5 RDF并未取得成功,可能是时机不成熟,且提交记录到国家档案馆的规定未改变,仍然要求使用分层的XML文件。不过,2023年春季,国家档案馆宣布打算在其国家门户Digitalarkivet中使用RiC,这似乎预示着RDF在挪威档案领域的“回归”,但此次是用于用户访问而非记录转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