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管理
1、目的
通过对原材料的出入库全过程进行标识和批次管理,确保当产品出现问题或需要时可实现追溯。
没有批次号带来的后果:
单凭编码难以识别库存货物的来货时间,对于是最近所到货物还是之前遗留的旧货,无从考证,单凭某些人员的印象来辨别难于有说服力;对于仓库积压时间长的货物,系统没法实别,无法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时间长了货物腐蚀严重,进而引起公司财产损失;如有退货,特别是旧货,相关人员对于货物追根溯源造成不便;同一编码的货物不同时期入库因成本不同,容易造成混淆。
2、物料编码和批次的区别
编码与批号的区别、联系,可以用人做比喻,这样便于理解:
编码:相当于身份证号码,必须有、不能重复、终身不变。
批号:相当于去银行办业务时拿的排队号,当次有效,明天又有新的号。
同一款物料不能出现多个编码,批次不同就编写批号,建议使用日期+序号的方式,多个批号一看就知道先发哪个。
在仓库摆放现场的托盘、货架等,结合货物标签,写明批号、采购单号、来料日期,先进的先发出。
3、批次号编制方法
4、工作程序
4.1意义
在仓库管理程序中,批次管理与仓库其他工作同步进行,运用标识跟踪,对入仓的主要生产原材料按批次进行管理,保证产品实现可追溯性管理。
4.2原材料的标识
生产主要原材料入厂时须经品管IQC检验后,库管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入库时库管员须对入库物料进行批次标识,分类储存,堆放。并在物料卡上注明相应的批次编号。
4.3批次编号的编制
4.3.1 定义:批次编号是以生产所需物料为对象,代表同一批入库的物料或出库的物料,使物料的流向来龙去脉清晰可查。
4.3.2编号的原则:编号以入库报检时产生的报检单号为该批物料的批号,编号唯一。编号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入库时的时间年份,另一部分为入库时系统自动产生的流水号,如200911025。
4.4物料入库时的批号管理
入库时须在同一批物料的外包装上注明该批物料的批号,可以贴标签或直接书写记号。储存时按批号分别储存保管,不可混淆。同时在物料卡上登记该批物料的批号。
4.5物料出库时的批号管理
出库时按批号流水顺序进行先进先出管理,流水号批次在前的物料应先行出科,例如批次为200911025和200911038的物料,出科时200911025的物料应优先出库。
1)如每批物料能一次性发完,则应选择该批物料一次出库,同时登记物料卡销账,登记时在卡片内容上登记生产工单号,在备注栏登记所发物料的批次号。
2)如每批物料一次只发一部分,登记物料卡片时,在卡片内容上登记生产工单号,在备注栏登记物料批次号时在批次号后添加分歧号。例如200911025-1,200911025-2,直至该批物料消耗完毕。
3)如发料时需要发放至少两个批次的物料时,则在备注栏上至少登记两个批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