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历史
USB 是一种行业标准,用于将电子外围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和硬盘驱动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它代替了尺寸大且速度慢的连接(例如:串行和并行端口)。该标准于 1994 年由Compaq、DEC、IBM、Intel、Microsoft、NEC 和 Nortel 共同开发。目的是开发一个能适用于多种设备的接口替换掉当时存在的诸多不同连接器,并提高电子设备的数据吞吐量。
多年来,USB 规范已经经历了多次修改。初始版本是 USB 1.0 规范,于 1996 年完成。它仅支持两种速度模式:低速(LS)模式(支持 1.5 Mb/s)和全速(FS)模式(支持 12 Mb/s)。虽然低速比全速慢,但是它不易受到电磁干扰(EMI)的影响,并且可以使用成本低的组件,因此受到诸多 USB 设备开发者的喜爱。USB 1.1 规范于 1998 年面世,增加了一些说明,并改进了 USB 1.0 规范。
截至 2000 年 4 月,USB 2.0 版本已经作出了巨大的修改。该版本增加了新的速度模式,即高速(HS)模式。它最高支持 480 Mb/s。该版本向后兼容 USB 1.1 和 1.0。于 2008 年 11 月发布的
USB 3.0 同样保持向后兼容性,传输速度最高达 5 Gb/s。这时,新的物理连接器也应运而生。最近,USB-IF 计划发布了 USB 3.1 规格,该版本将传输速度提高到 10 Gb/s。目前,USB 由 USB 实施者论坛(USB-IF)非盈利组织监管,该组织保管着 USB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