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QGIS

一、QGIS的相关统计

二、QGIS去重法 

1. 打开处理工具:
点击 QGIS 顶部菜单栏 “处理”→“工具箱”,打开工具箱面板,搜索 “删除重复项”(英文: Delete duplicates by attribute  )工具。

2. 配置参数:

- 输入图层:选择要去重的矢量图层(如包含重复属性的点/线/面图层 )。

- 字段:勾选用于判断重复的属性字段(可多选,字段值完全一致则判定为重复 )。

- 输出:设置去重后的图层保存路径和名称。

3. 执行去重:
点击“运行”,工具会保留每组重复属性中的第一个要素(或按要素 ID 排序保留首个 ),删除后续重复要素。

三、QGIS差集

(一)、差集操作步骤(以 2 个矢量图层为例,如面图层)
 
1. 准备数据
 
确保参与运算的 2 个矢量图层:
 
- 几何类型一致(同为点/线/面,差集常用面图层,点/线逻辑类似 );

- 坐标系统一(右键图层 → 属性 → 源 → 检查 CRS,不同则先投影转换 )。
 
2. 配置差集工具
 
打开 “差集” 工具对话框,设置参数:
 
- 输入图层(Input layer):选“要保留部分的图层”(即 A 图层,差集结果是 A 减去与 B 重叠的部分 );

- 叠加图层(Overlay layer):选“用于裁剪的图层”(即 B 图层,A 与 B 重叠的部分会被剔除 );

- 输出图层(Output layer):设置差集结果的保存路径(如临时图层或本地文件 );

- 其他参数:默认即可(若需精细控制,可调整“容差”处理坐标精度问题 )。
 
3. 执行差集
 
点击 “运行”,QGIS 会自动计算:
 
- 遍历 A 图层的每个要素,裁剪掉与 B 图层要素重叠的部分;

- 输出仅属于 A 图层、不与 B 重叠的要素,生成新结果图层。
 
(二)、差集应用场景 & 扩展技巧
 
1. 典型场景
 
- 土地利用分析:A 为“规划用地”,B 为“已有建筑用地”,差集结果为“规划用地中可开发的空地”;

- 数据清理:A 为“全域边界”,B 为“无效区域(如水域)”,差集保留有效陆域范围。

 

四、QGIS线图层的截取
 
适用场景:用多边形(如行政边界、研究区域)截取线图层,保留多边形内的线段部分。
 
操作步骤
 
1. 准备数据:需有线图层(被裁剪对象)和多边形图层(裁剪范围),确保坐标系统一。

2. 调用裁剪工具:
工具箱搜索 “裁剪”(英文: Clip  ),参数设置:

- 输入图层:选线图层(要保留的线数据);

- 叠加图层:选多边形图层(裁剪范围);

- 输出图层:设置保存路径。

3. 运行工具:线图层中与多边形重叠的部分会被保留, outside 部分被裁剪,输出新的线图层。

 

 

 五、点到线的最近距离的计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