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统计
qq132336296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均值比较单样本t检验的spss和sas实现
<br />单样本t检验,首先检验其总体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对于符合相应条件的数据运用相应的检验。<br />仅举一例:调查一生产车间的刹车装置,直径为322millimeters为合格,生产车间有8个生产小组,每组抽的16个数据。现检验该车间生产的刹车装置是否合格?各个生产小组生产的是否合格?<br />spss操作:<br />对于总体数据,有如下操作。 <br /> <br />Analyze—Compare mean—One Sample T Test<br />对于每一组的数据,可以考虑作拆分数原创 2011-03-05 22:17:00 · 4218 阅读 · 0 评论 -
多元统计学习资源
传统的多元统计主要涉及多元分布与多元回归、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聚类判别、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对应分析、典型相关等等。理论学习一直都会是长期的过程,至于如何实现上述多元统计方法,推荐如下sas:http://psych.colorado.edu/~carey/Courses/PSYC7291/ExampleCode.htm,这个链接主要是用procs完成http://www.psyc原创 2011-12-22 22:22:49 · 913 阅读 · 0 评论 -
GLMSELECT Procedure
FROM http://support.sas.com/rnd/app/papers/glmselect.pdfThe GLMSELECT procedure performs effect selec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general linear models. A variety ofmodel selection methods are availab转载 2012-04-11 11:39:56 · 1930 阅读 · 0 评论 -
USING SAS TO FIND THE BEST K FOR K-NEAREST-NEIGHBOR CLASSIFICATION
******(1) USE K-MEANS CLUSTERING TO FIND NEAREAST NEIGHBORS****************;proc modeclus data = sashelp.iris m = 1 k = 4 out = _test1 neighbor; var petallength petalwidth sepallength sepalwidth转载 2012-04-15 21:48:22 · 1196 阅读 · 0 评论 -
sas做广义估计方程
赵目等在“纵向数据下广义估计方程估计”一文从数学角度对广义估计方程进行了探讨,这里转载个sas做广义估计方程的例子:data thall; input id y visit trt bline age; intercpt=1; cards;104 5 1 0 11 31104 3 2 0 11 31104 3 3 0 11 31104 3 4 0转载 2012-04-26 21:04:26 · 5488 阅读 · 0 评论 -
proc glm vs proc reg
1.0 Introduction to Regression Procedures in SAS Statistical ProcedureFunctionsREGperforms linear regression with many diagnostic capabilities, selects models using转载 2012-04-20 14:26:28 · 6353 阅读 · 0 评论 -
极差标准化方法&因子分析综合得分
1.极差标准化方法经济统计分析中对正负指标标准化的一种处理方法:sas计算:proc sql; create table new as select (x-min(x))/(max(x)-min(x)) as z_x, (max(x)-x)/(max(x)-min(x)) as f_x from mydata;quit;原创 2012-04-22 22:29:32 · 19434 阅读 · 0 评论 -
判别分析、logistic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利用判别分析、logistic模型来分析信用风险的文章很多,这类文章应该传入国内最早的方法之一了。但是看期刊文章可以发现,作者都喜欢直接给出结果,至于如何得到结果的过程通常并不是非常的明晰。《Application of Proc Discrim and Proc Logistic in Credit Risk Modeling》一文给出SAS软件的具体操作:1.判别分析之前转载过一篇判别原创 2011-12-24 21:07:19 · 2157 阅读 · 0 评论 -
统计模型检验
今天阅读了一篇名为《Estimation of Statistical Models in SAS》的文档,文如其名,该文对不同的统计模型检验进行了概括,其中包括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分位数回归(QR)、稳固回归(RR)、嵌套对数模型(NLM)、泊松及负二项模型(PANBM)、非参和半参数估计(NASE)、偏最小二乘(PLS)、联立方程(SOSE)、似无关回归(SUR)、Tobit回归和截断原创 2011-10-04 20:47:24 · 2809 阅读 · 1 评论 -
分类数据之logistic回归
/*分类变量分析之logistc(一),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数据coronary中ca为二分类因变量,sex、ecg为二分类自变量,所有的二分类变量用0、1进行区别,构成(0,1)矩阵*/data coronary; input sex ecg ca count @@; datalines;0 0 0 11 0 0 1 40 1 0 10 0 1 1 81 0 0 9 1原创 2013-09-30 15:46:43 · 8074 阅读 · 2 评论 -
灰色预测GM(1,1)模型实现IML & R
虽然相关文章都会提及GM(1,1)模型,但是感觉都没有刘思峰的《灰色系统》书中第六章讲的详细。下面利用矩阵语言算法实现,代码经校对后衔接了中国卫生统计中的两篇文章。/*颜 杰 2006 中国卫生统计*/data a1;INPUT t year xt@@;/*读入原始数据序列*/ yt+xt;/*生成一阶累加序列*/ index=1; zt=-(yt+LAG(yt原创 2011-10-11 14:34:48 · 8310 阅读 · 4 评论 -
层次分析法步骤
AHP分析方法,其基本步骤可归纳为:(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是AHP法中关键一步,如图所示。首先,把复杂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分解为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因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因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一个层次因素的支配。这种从上到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处于最上层的是目标层,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本文中即以经济承载能力作为目标,以综合指标表示经济承载能力原创 2011-11-14 15:35:09 · 7244 阅读 · 0 评论 -
主成分分析
http://blog.renren.com/blog/0/726893170/editBlog 一、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思想:降维信息量: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模型:矩阵方程或线性方程组方程条件:主成分系数平方和为1,主成分间独立,主成分的方差递减原创 2011-10-17 19:58:35 · 1370 阅读 · 0 评论 -
比较配对设计的SPSS与SAS实现
<br />配对设计主要研究某种实验处理前后的对比状况,来判定该种处理是否有效。该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非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br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前后的结果不是独立的,就是说实验前的状况对实验后的结果是有影响的。统计学上通常会通过差值来消除这种影响,也可以考虑进行两独立样本的检验。这里分别用两种软件实现第一种方法。<br />例子:考察16个病人服药前后的weights和triglyceride levels,具体数据见附件。<br />1.SPSS<br />Analyze-Compare Mea原创 2011-03-11 21:21:00 · 1494 阅读 · 0 评论 -
比较SPSS和SAS处理方差分析
<br />方差分析研究多因素对观测变量影响,通过构造F统计量来判定各个因素的均数间有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进行方差分析,需要满足可比性、正态性、以及方差齐性的条件,最关键的地方是F统计量的构造。Ø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设有n个总体,各总体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假定各总体方差相等。现从各总体随机抽取样本。透过各总体的样本数据推断n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br />http://blog.renren.com/blog/220869953/706981510?frommyblog<br />http://blog.re原创 2011-03-14 22:28:00 · 2497 阅读 · 0 评论 -
聚类分析中分类数的确定问题
<br />聚类的目的是为了分类,但到底分多少类合适呢?迄今为止它上没有得到完全解决。<br />Demirmen曾提出根据树状结构图来分类的准则:<br />1.任何类都必须在临近类中是突出的<br />2.各类所包含的元素不应过多<br />3.分类数应该符合使用目的<br />4.采用集中聚类法,聚类图上应发现相同的类<br />这些准则是对分类数的探索之一。SAS软件中作聚类分析,可以控制CCC,PSEUDO选项,这两组选项对分类数的确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CCC在高惠璇编著的STAT使用手册中译作立原创 2011-04-03 17:06:00 · 10568 阅读 · 0 评论 -
判别分析实例
<br />转自课件:<br />简介:<br />判别分析(Discriminate Analysis)是用以判别个体所属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根据已掌握类别信息,建立判别准则(判别函数),进而来判别未知样本所属的类别。判别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距离判别、Fisher判别、贝叶斯判别、逐步判别。<br />实例分析:<br />Fisher于1936年发表的鸢尾花(Iris)数据被广泛地作为判别分析的例子。数据是对3种鸢尾花:刚毛鸢尾花(setosa第1组)、变色鸢尾花(versicolor第2组)和佛吉尼亚鸢原创 2011-04-24 17:08:00 · 11533 阅读 · 0 评论 -
An Overview of Survival Analysis using Complex Sample Data
http://support.sas.com/resources/papers/proceedings11/338-2011.pdf原创 2011-09-06 19:04:44 · 515 阅读 · 0 评论 -
Reading "Using SAS/IML to Generate Weighted Chi-Square Statistics"
这篇文章逻辑性很强,脉络清晰,这样的思维能力就是所谓的逻辑了吧.文章将计算加权卡方统计量分作12个小环节,具体如下:1.设定矩阵假设存在一药物作用的患者样本,它有K(1,2,...,K)个观测,两种(i,j)处理,,将所有观测数据写成矩阵形式,就可以得到一个K*2的矩原创 2011-09-19 11:49:33 · 905 阅读 · 0 评论 -
2 X 2 列联表分析
列联表在统计中运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分类数据方面,2x2列联表是其中最基础的。临床上,两种药物的有效无效或者饮食规律正常与否等等都可以再2X2的表格里面反映实验的结果。概况起来该种列联表分析法可以描绘的情况有:1.数据由(分层)随机抽样获得,样本来自两组独立的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原创 2011-03-10 18:33:00 · 14497 阅读 · 0 评论 -
系统聚类
学习聚类分析,一上来就是样本间的距离:Minkowski距离、兰氏距离、马氏距离、斜交空间距离,还有相似系数,接着一大堆分析方法:最短距离法(SIN),最长距离法(COM)、中间距离法(MED)、重心法(CEN)、类平均法(AVE)、可变类平均法(FLE)、利差平方和法(WARD原创 2011-03-21 20:07:00 · 2059 阅读 · 0 评论 -
因子分析过程
http://blog.renren.com/blog/220869953/729589635?from=fanyeNew Factor因子分析过程因子分析用少数起根本作用、相互独立、易于解释通常又是不可观察的因子来概括和描述数据,表达一组相互关联的变量。通常情况下,这些原创 2011-10-17 20:19:49 · 7330 阅读 · 0 评论 -
分类数据之列联表分析案例with sas
*表一,随机设计四格表;options validvarname=any;data test1; input 用药 $ 敏感性 $ 计数; datalines;服药 不敏感 180服药 敏感 215未服药 不敏感 73未服药 敏感 106;proc freq data=test1 order=data; weight 计数; tables 用药*敏感性原创 2013-09-29 15:52:45 · 6257 阅读 ·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