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健python3教程学习笔记(生成器generator+yield)

本文深入探讨Python中的生成器概念,包括其工作原理、创建方法及如何使用。通过对比列表生成式,介绍使用圆括号创建生成器表达式,以及利用函数和yield关键字定义更复杂的生成器。文章还提供了打印生成器元素的方法,并附带了杨辉三角的生成器实现示例。

1.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在python中,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2.创建generator (1)把list的方括号改成圆括号(适合那些推演规则简单的):
>>> L=[x*x for x in range(1,11)]
>>> L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 g=(x*x for x in range(10))
>>> g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4CCBCBC2A0>

在这种方法中,L和g的区别仅在于最外层的方括号和圆括号。


(2)利用yield关键字,用函数来定义:
>>> #打印斐波那契
>>> def feb(max):
...     n,a,b=0,0,1
...     while n<max:
...             yield b
...             a,b=b,a+b
...             n+=1
...

这种情况下,feb(max)就不是函数了,而是一个生成器,所以它的执行和函数的执行流程不一样:每次调用next()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yield语句处继续执行,下面是一个例子:

>>> def odd():
...     print('step 1')
...     yield
...     print('step 2')
...     yield 3
...     print('step 3')
...     yield 5
...
>>> o=odd()
>>> next(o)
step 1
>>> next(o)
step 2
3
>>> next(o)
step 3
5
>>>

3.打印generator的元素
(1)next(generator):

>>> next(g)
0
>>> next(g)
1
>>> next(g)
4
>>>

(2)调用for循环:

>>> for n in g:
...     print(n)
...
9
16
25
36
49
64
81
>>>

在这里之所以没有把g的元素全都打印出来,是因为刚刚已经把一部分元素用next打印出来了。

练习

打印杨辉三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f triangles():
    i=0
    L=[1]
    while True:
        yield L
        L=[1]+[L[i+1]+L[i] for i in range(len(L)-1)]+[1]

打印:

def triangles():
    i=0
    L=[1]
    while True:
        yield L
        L=[1]+[L[i+1]+L[i] for i in range(len(L)-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