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路由
1.概述
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
2.路由表的形成
2.1直连网段
在路由器的接口上配置IP地址,并开启接口,即可自动生成相关的直连网段路由。
2.2非直连网段
1.定义和原理
路由器不是通过自身直连接口所获得的通往其他网络的路径信息,需要借助其他方式让路由器知晓这些网络的可达性。比如在企业网络中,不同楼层的子网可能通过多个路由器连接,对于某个特定路由器来说,它不直接连接的其他楼层子网的路由就是非直连路由。
2.获取方式
- 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在路由器上,明确指定目标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以及下一跳地址。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简单且相对固定的网络。例如小型企业网络中,网络结构基本不变化,可通过静态路由配置让路由器知道如何转发数据到不同部门子网。
- 动态路由:路由器运行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自动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依据特定算法计算出到各个网络的最佳路径并添加到路由表。适用于网络规模较大、拓扑结构经常变化的网络。例如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网络拓扑随时可能改变,动态路由协议可让路由器及时适应变化。
二.路由的种类及配置方式
1.通过手工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中定义 目的网段/IP地址 掩码 相邻节点的入口IP(下一跳IP)
ip route-static <目的网段/IP地址> <掩码> <下一跳IP> #静态路由默认的优先级为60
2.默认路由
一般是配置在处于末梢网络位置的路由器上。原则上不允许两个相邻的路由器都配置默认路由,防止数据打环。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下一跳IP>
3.浮动路由
用于作静态路由的链路备份
ip route-static <目的网段/IP地址> <掩码> <下一跳IP> preference 70 #设置浮动路由的优先级为
70(值越大优先级越低)
4.通过动态路由自动学习
RIP OSPF IS-IS BGP
三.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封装过程
路由器转发的过程:IP地址始终不变,MAC地址一直在变
四.小结
- 路由器通过查询路由表,实现数据包转发
- 路由表的形成有静态添加和动态学习两种方式
- 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添加的路由信息
-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