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测量
文章平均质量分 95
XLYcmy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流量分类实验
决策树就像一棵树,从根节点开始,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判断条件,每个分支代表一个选择。沿着树的路径,直到叶子节点,得到的类别就是最终的决策结果。以下是决策树算法的流程:1. 选择判断条件: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判断条件作为树的根节点。这个条件应该能够将数据集分成尽可能纯净(即同类别的数据尽量聚集在一起)的子集。常用的方法有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和基尼指数等。2. 分支:根据选定的判断条件,将数据集分成几个子集。每个子集沿着树的一个分支,形成新的节点。原创 2024-10-21 08:00:00 · 1210 阅读 · 0 评论 -
组流技术与流特征分析
本实验中使用方法为python中的dpkt模块,支持的解析协议有限,常见的 IP、TCP、UDP、SSL等。原理:对于每一个协议都有一个单独的类负责该层协议进行解析,输入是该协议的二进制数据,输出的是将二进制解析成有意义的单独字段。需要使用dpkt.pcap.Reader读取pcap报文,去除报文的头部信息。将上层的数据根据解码情况传递到具体的协议类中进行解析。编写Python代码实现组流功能,可借鉴参考代码框架,具体要求如下:任务1. 处理pcap文件:实现对PCAP文件的读取和处理;原创 2024-10-20 08:15:00 · 903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Traceroute主动测量技术的路由追踪
本次实验通过三个任务使得我对主动测量有了初步的认识,任务一的时序图要求增强我的画图能力也加深了我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在实现任务二时遇到过很多麻烦,诸如ping实现找不到主机时,程序会不断广播无法暂停;traceroute实现时输出不够简洁等等,通过和同学的讨论以及询问学长学姐再加上网上查找的资料,终于将问题一一解决,最终获得预期输出时的满足感不言而喻。任务三帮助我回顾了以往写的一些知识,巩固了我对一些网络协议的理解。这对将对我进行后续实验有着好的影响。原创 2024-10-19 08:15:00 · 201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