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fi
文章平均质量分 76
wwwlyj123321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WIFI------------QOS 理解:
ref:什么是QoS?QoS是如何工作的? - 华为WIFI------------QOS 理解:_gege_hxg的博客-优快云博客802.11协议精读20:初探802.11e(WMM) - 知乎原创 2023-07-24 12:13:40 · 273 阅读 · 0 评论 -
wifi感知---csi技术
CSI在WiFi研究领域指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也就是通过接收到的WiFi信号来估计WiFi信号的传播信道长什么样子,它表征了一系列影响的综合,例如。、能量随着距离的衰减。目前人们可以从CSI里提取到很多信息,比如人的走动,心跳,敲击键盘等。原创 2023-06-24 22:40:22 · 2171 阅读 · 0 评论 -
wifi芯片原理
基本原理就是“说”之前先“听”,即:一直在听信道的空闲情况,如果监听到信道要空闲一段时间了,而恰好自己有数据要发送,就会瞅准实际,把自己要发送的内容发送给目标wifi节点。发送者想发表一个长篇大论,段落之间不想被打断,发送者就会给接受者发送这个request to send,说明自己的计划,接受者确认后回复一个clear to send。4、如果自己发送的时候,监听到了其他的wifi节点的发送,那么可能是其他节点没有听到自己正在发送,这个时候自己也要等待一个随机值后在启动发送。基带(baseband)原创 2023-06-24 18:09:43 · 1504 阅读 · 0 评论 -
WiFi各协议理论速度
最后,我们来总结影响这三个速率的计算因子,分别是数据信道数、传输比特数、传输码率、工作频宽和传输时间,而路由器调制方式决定了数据信道个数,编码方式决定传输比特数和传输码率,因此,更进一步说,无线Wi-Fi技术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主要受到编码方式、调制方式和无线频宽等关键指标的影响。4. 信道捆绑:802.11n可以工作的频宽从11g的20MHz变为40MHz,这样OFDM所能提供的子载波信道数量从56个进一步提升为112个,其中用来传输数据的子信道数量为108个;-----所有车辆的平均满座率是3/4。原创 2023-06-17 18:59:51 · 1870 阅读 · 1 评论 -
WiFi速率对应表(802.11b、802.11g、802.11a、802.11n、802.11ac、802.11ax)及速率计算方法
Wi-Fi理论带宽 =(符号位长×码率×子载波数量×空间流)÷ 传输时间。转载 2023-06-17 11:08:29 · 8462 阅读 · 0 评论 -
WIFI漫游
通过选定一个AC作为Master Controller,在该AC上维护漫游组成员表,并下发到漫游组内AC,使各AC之间相互试别并建立AC间隧道,如图,选的AC1作为Master Controller.不同的STA会有不同的操作方式,一般情况,STA在发送切换请求后,发送关联新AP的请求,待请求被接受后,再关联新的AP,然后解除与老AP的关联。如图,AC1和AC2组成一个漫游组。&& AC间漫游:如果漫游过程中关联的不是同一个AC,则是AC间漫游,如图STA在从Ap1漫游到AP3的过程即为AC间漫游。转载 2023-02-24 20:28:01 · 3476 阅读 · 2 评论 -
WIFI 安全总论
WPA2-PSK就是采用PSK认证算法+TKIP加密算法/CCMP加密算法,这个安全性最高。其中WEB加密和TKIP加密都是RC4的加密算法,安全性较低。CCMP加密采用AES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较高。WPA-pSK就是PSK认证算法+TKIP加密算法,安全性比空加密高,但是据说也能被破解。其中802.11x的认证和PSK的认证安全性较高,分别应用于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认证算法通常有四种:开放认证、共享秘钥认证、802.11x认证、psk认证。加密算法有三种:WEB加密、TKIP加密、CCMP加密算法。原创 2023-02-24 15:44:45 · 2944 阅读 · 1 评论 -
WLAN@Wi-Fi
而Wi-Fi技术由于其实现相对简单、通信可靠、灵活性高和实现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成为了WLAN的主流技术标准,Wi-Fi技术也逐渐成为了WLAN技术标准的代名词。由于IEEE开发和出版IEEE 802.11标准,却不测试符合他们的设备,因此,1999年工业界成立了Wi-Fi联盟,致力解决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的生产和设备兼容性问题。:Wi-Fi联盟的商标,也是一种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络产品之间的互通性。原创 2023-01-12 16:13:20 · 417 阅读 · 0 评论 -
802.11 概览
接入点,多指无线访问接入点,即通常所说的路由器。我们必须承认,Wi-Fi的普及是人类史上的一次飞跃。拥有Wi-Fi,我们不再需要拖着长长的网线,不必担心路由器上的LAN口不够用,为移动设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必须指出,我们在获取Wi-Fi便利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当你在大街上行走时,路边不起眼的垃圾桶正监听移动设备发出Probe Request帧,为“大数据”增砖添瓦;当你进入餐馆,询问店家密码后愉快地连上WIFI刷朋友圈刷微博时,你的隐私可能正在店家甚至是其他人收集;转载 2022-11-22 14:17:57 · 2148 阅读 · 0 评论 -
bcn_timout,ap_probe_send_start
如果设置为 WIFI_CONNECT_AP_BY_SIGNAL,所有匹配的 AP 将会按照信号强度排序,信号最好的 AP 会被首先连接。比如,如果 station 想要连接 ssid 为 “apxx” 的 AP,且扫描到两个这样的 AP。第一个 AP 的信号为 -90 dBm,第二个 AP 的信号为 -30 dBm,station 首先连接第二个 AP。如果 bssid_set 为 0,station 连接 SSID 与 “ssid” 字段相同的 AP,同时忽略字段 “bssid”。目标 AP 的密码。原创 2022-11-18 10:10:30 · 1773 阅读 · 0 评论 -
Beacon帧
Beacon帧是802.11中一个周期性的帧,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外界发出一个Beacon(信标)信号用来宣布自己802.11网络的存在。Beacon周期调高,对应睡眠周期拉长,故节能(即越来休息100ms再起来发一个包,现在休息200ms再起来发一个包这样),不够节能意味着本身就没有什么接入速率的要求。Beacon周期调低,发送beacon较为频繁,适合漫游之类的环境,可以高速切换到功率高,性能好的AP身上。原创 2022-11-16 21:19:52 · 334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