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 差错控制(校验码与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海明校验码、奇偶校验码)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中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的校验码概念,包括检错与纠错、码距的作用。重点讲解了循环冗余校验(CRC)、海明校验码和奇偶校验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提供了检错和纠错的基础知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 、校验码的概念

另外,关于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中的校验和概念,校验和是使用算法从数据块中计算出的值。这个值用于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在实现方面,有各种算法可以用于计算校验和,例如互联网校验和算法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这些算法生成一个固定大小的值,该值对于输入数据是唯一的,从而可以检测到数据中的任何更改或错误。

校验和是一种通过算法从数据块中计算出的值,用于验证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在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中,有多种算法可用于计算校验和,例如互联网校验和算法或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这些算法生成一个固定大小的值,该值对于输入数据是唯一的,从而可以检测到数据中的任何更改或错误。

1.1 检错与纠错

1.检错:将错误检查出来
2.纠错:将错误检查出来的同时并进行纠正

1.2 码距及其作用

1.码距的概念:指整个编码系统中任意两个码字的最小距离,如A变化X个位得到B,则X就为码距,如:若使用2位长度的二进制编码,若以A=11,B=00为例,A,B之间的最小码距为2

2.码距的作用:增大码距能够起到检错的作用,因为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链路出现了

问题,那么将会使得接收到的二进制数发生变化,若码距过小,则很可能造成信息的混淆,增大码距就使得被改变的二进制数混淆信息的概率极大的降低;若码距再进行增大,则能够起到纠错的作用,因为数据链路出错的概率比较低,只能造成传输中极少二进制数的改变,我们可以根据该传输失真的二进制数中大部分二进制数的构成来进行推断,推断出结果就达到了纠错的目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本本本添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