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 思维框架模型
文章平均质量分 76
思考模型框架是一种系统化的思考工具,帮助个体在面对复杂问题和决策时清晰、有效地组织思路,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思考模型框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和决策品质。
本本本添哥
奶爸的编程之路,也就一周冷个三天~
专门分享AI大模型/Java微服务/计算机软考/项目管理/个人成长/思维框架/效能工具等相关内容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本本本添哥
展开
-
【思维框架】 情境(Situation)、复杂性(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和答案(Answer),SCQA是一种结构化思维工具,用于清晰、逻辑地表达问题和解决方案。
SCQA模型是一种结构化思维工具,用于清晰、逻辑地表达问题和解决方案。它由四个关键部分组成:情境(Situation)、复杂性(Complication)、问题(Question)和答案(Answer)。这种模型广泛应用于演讲、写作、数据分析、商业沟通以及故事讲述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框架提升信息传达的逻辑性和说服力。SCQA模型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工具,通过情境、复杂性、问题和答案四个部分的有序排列,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这种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提升沟通效果和决策效率。原创 2025-03-31 10:52:47 · 22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4P分析法,是营销学中的经典框架,从企业视角出发,围绕 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四个核心要素展开分析,旨在协调营销组合以最大化市场竞争力。
四个核心要素展开分析,旨在协调营销组合以最大化市场竞争力。4P分析法通过结构化分析帮助企业制定营销策略,但其有效性与时俱进,需结合市场变化和新兴工具进行动态调整。4P分析法是营销学中的经典框架,用于系统化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由美国学者E. Jerome McCarthy于1960年提出。它从企业视角出发,围绕。原创 2025-03-31 09:53:22 · 272 阅读 · 0 评论 -
【思维框架】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方法,通过识别和解决技术矛盾,为企业和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框架。
TRIZ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方法,通过识别和解决技术矛盾,为企业和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框架。其核心在于将复杂问题简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尽管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和文化适应性问题,但TRIZ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证明了其强大的实用价值。原创 2025-03-03 09:48:34 · 627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系统性成长模型(GROW model)通过四个阶段——目标、现实、选项和行动,帮助个人或团队明确目标、识别现状、探索解决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从而实现目标和提升能力。
GROW模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个人发展和目标管理的教练框架,由John Whitmore在1992年首次提出,并在《Coaching for Performance》一书中详细阐述。该模型通过四个阶段——目标(Goal)、现实(Reality)、选项(Options)和行动(Way Forward)——帮助个人或团队明确目标、识别现状、探索解决方案并制定行动计划,从而实现目标和提升能力。原创 2025-02-27 19:48:04 · 786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大卫·霍金斯的能量层级理论,基于其长期研究提出的意识能量模型,旨在揭示人类情绪与能量状态的关联。
大卫·霍金斯的能量层级理论通过量化意识状态,为理解情绪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尽管存在科学性质疑,但其对个人成长、组织管理及集体意识的研究仍具启发意义,核心在于引导人们向内觉察,主动选择高频能量状态。原创 2025-02-27 15:34:22 · 363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重要理论,旨在解释情绪产生的机制及调节方法。
例如,同样面对批评(A),若认为“对方在针对我”(B),可能产生愤怒(C);若认为“对方在帮助改进”(B),则可能产生感激(C)。情绪ABC理论揭示了认知在情绪形成中的核心作用,主张通过调整信念实现情绪健康。其简洁的模型与可操作性使其成为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重要工具。阿尔伯特·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重要理论,旨在解释情绪产生的机制及调节方法。原创 2025-02-27 15:24:51 · 270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丹尼尔·戈尔曼「红灯-黄灯-绿灯」情绪管理法,通过「暂停-反思-行动」的结构化流程,将情绪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而非破坏性反应。
丹尼尔·戈尔曼「红灯-黄灯-绿灯」情绪管理法通过「暂停-反思-行动」的结构化流程,将情绪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而非破坏性反应。丹尼尔·戈尔曼在中强调,关键在于将绿灯阶段的行动视为“实验”,允许根据结果迭代调整,这与现代心理学强调的“成长型思维”高度契合。原创 2025-02-27 14:35:08 · 244 阅读 · 1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事件+感受+影响:我感到(情绪),当(具体事件),因为(后续影响)
这种结构既清晰又有助于对方理解行为与感受的关联性。这让我觉得自己的时间不被重视”。,当你突然取消我们的计划时,原创 2025-02-26 18:22:04 · 171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心理学视角:人际交往中的重复道歉现象,人们常因三类遗憾陷入“道歉循环“行动上的遗憾(如冲动行为导致的后果)不作为的遗憾(如错过机会后的懊悔)反应上的遗憾(如应对突发状况时的错误反应)
对过去已采取的错误行为感到懊悔,例如伤害他人、背叛关系、冲动决策等。这类遗憾常源于具体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如离婚、财务破产或成瘾问题。:对他人伤害或外界事件的消极反应(如怨恨、愤怒、嫉妒)导致后续错误行为。某科技公司多次因违约道歉但未改进,被批评为"惯性形式道歉",类似赌徒反复承诺改正却继续犯错的行为模式。:因未采取行动而错失机会或未能阻止伤害,例如未珍惜重要关系、因恐惧放弃理想职业、未及时修复关系等。通过理解三类遗憾的根源,个体可以更理性地面对过去,将道歉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而非自我惩罚的工具。原创 2025-02-26 18:21:47 · 242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多巴胺(即时奖励)与内啡肽(延迟满足)是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在情绪、动机、疼痛调节和奖励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二者的功能、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多巴胺与内啡肽是两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在情绪、动机、疼痛调节和奖励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二者的功能、作用机制和生理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多巴胺与内啡肽分别代表大脑对“即时奖励”和“延迟满足”的调控机制。多巴胺驱动探索与冒险,内啡肽提供抗压与持久平静,二者通过复杂交互影响情绪、行为与健康。理解其差异有助于优化生活习惯,平衡短期激励与长期幸福感。原创 2025-02-26 18:00:20 · 427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亲子教育与情感银行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积极的情感互动积累“情感资产“,从而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
存放爱不是刻意的,而是随时随地随性而为之,出门时的一个拥抱,回家时的一声问候,下班后早早赶到家为爱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靠在床头进行一次心与心的交谈,周末有说有笑地一起去逛逛公园,这些都是爱的储存。父母通过日常正向互动进行"情感存款",例如主动拥抱、使用"我为你骄傲"等积极语言模板、分享情感故事等方式,相当于在孩子的"情感银行"中存储信任与安全感。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经意的一句高声嚷,不高兴时的一声抱怨都是支出,储存的多了,偶尔的一次小摩擦,就像大海里的一个小小波澜,不足为惧。原创 2025-02-26 17:38:52 · 276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三明治”沟通法,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家庭教育、企业管理等场景的沟通技巧,通过“积极—建议/批评—积极”的三层结构,将负面反馈包裹在正面表达中,以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促进有效沟通。
三明治”沟通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家庭教育、企业管理等场景的沟通技巧,其核心是通过“积极—建议/批评—积极”的三层结构,将负面反馈包裹在正面表达中,以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促进有效沟通。:通过“肯定—建议—期待”引导孩子,如先表扬学习态度,再指出分心问题,最后鼓励自我管理。:采用“赞美—建设性批评—支持”帮助学员成长,如体育教练在失败后先安慰再分析表现,或教师以正面评论包裹改进建议。:用于绩效反馈时,强调“表扬—不足—改进计划”的结构,同时记录关键事件以支持评估。原创 2025-02-26 16:55:34 · 556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情绪管理中的“STOP技术”是一种通过暂停、调节呼吸、观察需求和理性处理来应对冲突升级的实用方法。
理论基础:STOP技术融合了正念冥想、情绪标记和认知行为调节。家长实践:多地教育项目(如张家港市关工委活动、慈溪市家长课堂)将此技术纳入培训,帮助家长提升情绪管理能力。长期效果:持续练习可改善家庭氛围,预防情绪问题代际传递(如避免“踢猫效应”),并促进孩子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原创 2025-02-26 16:50:00 · 284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长颈鹿语言 与 非暴力沟通四步法:观察事实→表达感受→说明需求→提出请求,旨在通过共情、诚实和尊重的对话化解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它通过剥离评判性语言,帮助人们在冲突中建立连接,实现“情意相通,乐于互助”。(Marshall B. Rosenberg)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沟通理论,旨在通过共情、诚实和尊重的对话化解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非暴力沟通不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非暴力沟通融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如卡尔·罗杰斯的倾听理论)与哲学思想(如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并参考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通过尊重、同理心与互助,替代暴力、控制与妥协。,转而归咎他人(如“你让我生气”),而非关注自身需要(如“我需要理解”)。原创 2025-02-26 16:47:52 · 660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6Q人才成长V模型(SQ(灵性商数)/IQ(智力商数)/EQ(情感商数)/CQ(创造力商数)/AQ(逆境商数)/RQ(资源管理商数))
刘中良创立的“6Q人才成长V模型”是一套旨在通过培养六大核心商数(6Q)促进青少年身心灵和谐发展的教育体系,刘中良的“6Q人才成长V模型”通过科学的商数培养体系与创新课程设计,为中国青少年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家庭教育与人才开发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原创 2025-02-26 16:16:41 · 642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镜映理论,指儿童通过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情感反应与反馈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孩子会从父母的眼神、语言和行为中“照见”自己,从而构建对自身价值和身份的理解。
镜映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儿童通过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情感反应与反馈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具体而言,孩子会从父母的眼神、语言和行为中“照见”自己,从而构建对自身价值和身份的理解。镜映理论揭示了父母作为“第一面镜子”对孩子自我形成的核心作用。健康的镜映是动态的、包容的,既需要情感共鸣,也需要理性引导。正如纪伯伦所言,孩子是“生命自身的渴望”,父母的责任是提供一面清晰而宽容的镜子,让孩子在照见真实自我的过程中,成长为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原创 2025-02-26 15:53:33 · 445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KCG-123,面对灾难后的物质损失焦虑,通过“标记恐惧情绪→思考开放空间避难的可能性→选择协作而非争夺资源”的路径
KCG-123模型是情商研究机构Six Seconds Networks于1997年提出的情商发展模型。KCG-123模型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的心理重建过程中被提及,作者通过实践该模型实现了自我反思和价值观校准。例如,面对灾难后的物质损失焦虑,通过“标记恐惧情绪→思考开放空间避难的可能性→选择协作而非争夺资源”的路径,体现了模型的实际应用.原创 2025-02-26 15:46:30 · 188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爱的五种语言,爱是选择,需主动用对方需要的方式经营关系
肯定的言辞(Words of affirmation)通过赞美、鼓励、感激的言语传递爱意例如:“你今天处理工作问题的方式让我很佩服”。这种方式强调语言的力量,温柔的语气和真诚的表达是关键。精心的时刻(Quality time)给予对方全神贯注的陪伴,例如共同散步、深度对话或不受干扰的约会。重点在于"共同经历"而非活动本身。查普曼特别指出"高质量对话"需包含倾听和共情。接受礼物(Receiving gifts)礼物是爱的象征,价值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心意和时机。原创 2025-02-26 15:19:39 · 459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BANI时代/模型,一个用来描述当今世界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框架,旨在超越VUCA模型。
BANI(Brittleness、Anxiety、Nonlinearity、Incomprehensibility)模型是一个用来描述当今世界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框架。它由美国未来学家贾迈斯·卡西欧提出,旨在超越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mbiguity)模型,更精确地捕捉现代社会的特点。BANI强调了脆弱性(系统的易碎性)、焦虑(面对未知时的心理状态)、非线性(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理解性(情况过于复杂难以理解)这四个维度。原创 2025-01-24 21:58:12 · 871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描述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下快速变化且难以预测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
VUCA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代表着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这些特质共同描述了当今全球化时代下快速变化且难以预测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原创 2025-01-24 21:57:37 · 384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人工智能】常用结构化提示词框架:ROSES框架
ROSES是一个记忆辅助工具,用于帮助人们构建清晰的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路径。通过为每个字母分配特定含义,它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框架来引导思考过程。结构化提示词框架ROSES是一种有助于明确问题、规划解决方案和指导行动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在软件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规划等多个领域中使用。原创 2025-01-15 14:19:41 · 277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核心工具“问题归属原则”
问题归属原则是P.E.T.(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父母效能训练)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帮助确定谁应该负责解决特定的问题。该原则认为,当有人的内在需求未被满足时,这个人就拥有“问题”,并且需要由他/她自己来寻找解决方案。根据这个原则,可以将问题分为三种类型:孩子的、父母的或共同的问题。原创 2025-01-15 13:48:18 · 295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核心工具“行为窗口”
行为窗口(Behavior Window)是P.E.T.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行为,并根据这些行为是否被父母接受来分类。这个工具将孩子所有可能的行为展示在一个长方形中,分为两个区域:“可接纳行为”区和“不可接纳行为”区,分界线被称为“接纳线”。原创 2025-01-15 13:45:03 · 768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 OBQA模型,一种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它通过明确的步骤帮助个人或团队识别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推出新产品时,可以通过OBQA来确定市场推广策略的有效性,识别出可能阻碍成功的因素(如竞争对手反应),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寻找答案,比如“我们怎样才能更快地占领市场份额?在生活中,OBQA同样适用。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易管理的部分,并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部分来达成最终的目标。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较高,有时候即使做了周密的计划,实际情况仍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到原有的方案。在高度动态的工作环境中,某些障碍可能难以预见,而且即使有了好的答案,实施起来也可能面临资源限制或其他实际困难。原创 2025-01-15 13:41:20 · 350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红海战略 VS蓝海战略
红海和蓝海是商业战略中的两个术语,用来描述不同的市场状态和竞争策略。红海:指的是已知的市场空间,在这里行业边界已经被定义,竞争规则也已经确定。由于众多企业在同一市场中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率逐渐下降。蓝海:代表未知的市场空间,即尚未被开发或竞争相对较少的新市场领域。在蓝海中,企业通过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辟出全新的市场空间,从而避免直接的竞争。原创 2024-10-30 00:11:52 · 649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价值曲线绘制步骤
价值曲线,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价值曲线,是《蓝海战略》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工具。价值曲线,用于帮助企业分析和可视化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定位。价值曲线,通过图表形式展示企业在不同关键价值要素上的表现。价值曲线,这些价值要素通常是客户所关心的产品或服务特性。价值曲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原创 2024-10-30 00:11:44 · 1084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二八定律 / 帕累托效应 / 帕累托图 / 柏拉图 / 排列图
帕累托效应(Pareto Effect),也称为“二八定律”或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19世纪末提出的。该原理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大约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产生了约80%的结果、产出或影响。原创 2024-10-27 07:34:56 · 1092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VUCA,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和Ambiguity(模糊性)时代
VUCA,最初被用来描述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环境的特点,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用以概括快速变化且难以预测的商业环境。VUCA,不仅是一个理论模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时保持警觉,同时也要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去适应这些变化。原创 2024-10-14 09:43:32 · 758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BANI时代(Brittleness、Anxiety、nonlinearity、Incomprehensible)
BANI模型,用来描述当前世界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BANI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用以理解和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世界。原创 2024-10-14 09:38:57 · 779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指在某些市场中,那些需求量小但种类繁多的产品或服务累积起来能够形成一个比主流产品更大的市场份长尾效应,强调了非热门商品整体销售的重要性。长尾效应,改变了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方式,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它为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原创 2024-10-14 09:31:25 · 701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SIPOC(供应商-输入-过程-输出-客户)图
列出过程完成后将交付给客户的最终产品或服务。输出应直接对应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内容。原创 2024-09-22 12:34:27 · 884 阅读 · 0 评论 -
【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的冰山理论(大模型选型视角)
大模型能力的冰山理论可以看作是将冰山理论应用到AI领域,特别是大语言模型(LLM)或大模型的上下文中的一个比喻。这个概念借用心理学中的冰山理论来描述大模型的能力和潜力。大模型能力的冰山理论是一个有用的框架,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评估大模型的真实能力和潜在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人工智能发展。原创 2024-09-22 07:53:44 · 568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时间管理GTD (Getting Things Done) 方法,核心理念是通过将所有任务和项目从大脑中移出并记录下来,然后系统地处理这些事项,来达到提高效率、减少压力的目的。
GTD,是一种时间管理和个人生产力的方法论GTD,核心理念是通过将所有任务和项目从大脑中移出并记录下来,然后系统地处理这些事项,来达到提高效率、减少压力的目的。GTD,强调对信息的收集、组织、回顾和执行。GTD,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思考,并有效地管理他们的承诺。原创 2024-09-22 07:53:27 · 919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费曼学习法,是一种通过简化概念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技巧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帮助别人理解了XXX是什么,同时也加强了我们自己对该主题的认识。这就是费曼学习法的魅力所在。原创 2024-09-20 19:35:32 · 622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三层解释思维模型,通过分层处理,可以更系统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层解释思维模型,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三层解释思维模型,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理解和解决。三层解释思维模型,指对问题的三个层次的解释:现象层面、原因层面和根本原理层面。三层解释思维模型,通过分层处理,可以更系统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原创 2024-09-05 09:34:18 · 584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易得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回忆起来的信息的容易程度来评估事件的可能性或频率
易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易得性偏差,是一种认知偏差易得性偏差,指个体在评估某个事件的概率时,过度依赖于那些最易联想到的例子。易得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根据回忆起来的信息的容易程度来评估事件的可能性或频率。例如,如果一个人最近频繁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他可能会高估乘飞机旅行的风险。易得性偏差,警示人们,依赖容易获得的信息做决策可能导致误判,要有意识地去寻找更全面的证据。原创 2024-09-05 09:34:08 · 470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纯粹接触效应/简单曝光效应,通过重复接触某个事物,我们会倾向于更喜欢它,这有助于解释品牌和产品的熟悉度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
纯粹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Mere-exposure effect)纯粹接触效应,也称为简单曝光效应.纯粹接触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事物的喜欢程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纯粹接触效应,仅仅是多次看到一个事物就能使人对其产生好感。纯粹接触效应,通过重复接触某个事物,我们会倾向于更喜欢它,这有助于解释品牌和产品的熟悉度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原创 2024-09-05 09:33:57 · 514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时光机思维模型,指利用不同国家和行业的发展不平衡追求机遇
时光机思维模型,是一种投资或商业策略时光机思维模型,指利用不同国家和行业的发展不平衡追求机遇。时光机思维模型,基于这样的假设:由于全球各地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概念、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可能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可以通过将已经验证成功的模式从一个更发达市场转移到一个较不发达但正在快速发展的市场来获取增长机会。原创 2024-09-05 09:33:46 · 390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认为人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而是根据一些心理上的偏差来评估选项的价值
前景理论,是一种行为经济学理论。前景理论,描述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决策。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而是根据一些心理上的偏差来评估选项的价值。原创 2024-09-05 09:33:37 · 845 阅读 · 0 评论 -
【思考模型框架】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损失厌恶/失去焦虑(Fear of Missing Out),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对于避免损失的重视程度要大于获得相同价值利益的程度。
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取同等价值的收益的心理倾向。损失规避,这种现象是由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观察到的。损失规避,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对于避免损失的重视程度要大于获得相同价值利益的程度。损失规避,指出人们对损失的厌恶通常大于对同等收益的喜好。损失规避,教导我们在决策时要考虑到人们对损失的敏感度。损失规避,揭示了人们对损失的恐惧超过对同等数量收益的喜好。原创 2024-09-05 09:33:26 · 60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