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盲均衡12】判决引导(DD)+判决反馈(DFE)+双模式切换的盲均衡算法在双绞线基带通信中的应用MATLAB仿真(采用三电平PAM信号模型)

本文介绍了结合判决引导(DD)和判决反馈(DFE)的盲均衡算法在双绞线基带通信中用于减少码间干扰(ISI)的应用。通过MATLAB仿真,展示了该算法在三电平PAM3信号模型下的性能,包括收敛曲线、星座图和误码率,有效克服了CMA算法的剩余误差和DDLMS算法的误收敛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重要声明:为防止爬虫和盗版贩卖,文章中的核心代码和数据集可凭【优快云订阅截图或公众号付费截图】私信免费领取,一律不认其他渠道付费截图!

引言

为克服数字基带信号在通过非屏蔽五类双绞线时产生的严重码间干扰( ISI) ,常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来减小码间干扰,大大降低接收端信号的误码率。最小均方误差( LMS) 算法能有效降低码间干扰,但需要训练序列,因此影响传输效率。基于判决引导的最小均方误差( DDLMS) 算法不需要训练序列,但在眼图未睁开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误判,甚至引起误收敛。恒模算法( CMA) 具有比 DDLMS 算法更好的盲均衡特性,但是剩余误差较大。

文献[1]提出的联合盲均衡算法,即优化现有的 CMA 算法,与 DDLMS 算法组成新的联合盲均衡算法,利用均方误差( MSE) 来控制 2 种算法的权值。MATLAB 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新的联合盲均衡算法克服了 CMA 算法剩余误差较大和 DDLMS 算法误收敛的缺陷,且能有效对非屏蔽五类双绞线中传输的数字信号进行均衡。

线性均衡器一直作为克服信道失真的主要手段。它对于诸如有线电话之类的信道是很有效的,‚如典型电话信道。但是‚当传输信道具有严重深衰落特性(信道零点在单位圆附近)时‚线性均衡器噪声增强‚使其无法均衡此类信道。而判决反馈均衡器(DFE)能够避免线性均衡器的噪声增强‚适用于具有深度谱零点的信道均衡。然而实际应用中‚常规的判决反馈均衡器往往受到错误传播的影响产生误收敛的情况‚。

该篇借鉴前面的判决引导双模式的均衡思想,并将其与判决反馈相结合,以三电平P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odersnote

对学生党 赞赏是鼓励也是鞭策!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