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气候预测与区域模拟:现状与挑战
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不仅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还对全球和区域的经济活动,如航运、渔业和旅游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北极气候的年代际预测以及区域尺度气候的降尺度模拟,揭示北极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
年代际气候预测
气候模型不仅能提供长期气候变化信息,还可用于年代际预测,为未来几年的气候变提供准确信息。这些信息对社会、私营和公共部门都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增强应对能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北极表面温度的历史演变
北极表面温度与海冰状况密切相关。过去一个世纪,北极经历了显著的变暖过程,目前的温度比上世纪初高出约2°C,升温速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然而,这种变暖并非持续稳定,期间出现了两个快速变暖期,中间穿插着快速冷却期。
例如,上世纪初北极升温近1.5°C,随后降温近1°C,使得70年代的气候仅比1900年略暖。但从70年代至今,北极又升温近1.5°C。这些年代际变化的幅度相对于整个时期的总体变暖而言较大,对理解北极的长期变暖趋势至关重要。
通过统计技术(低通滤波器)对表面温度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可聚焦于10年以上时间尺度的波动。结果显示,仅考虑温室气体浓度、气溶胶负荷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地球系统模型(ESM)模拟,虽能较好地再现1900年至今的长期变暖和70年代以来的升温幅度,但只能捕捉到上世纪中叶左右约50%的变暖和冷却趋势。
影响北极气候模拟的因素
气候系统内的自由演化动力学是NorESM模拟无法完全再现北极气候观测演变的关键原因,尽管模型和外部因素的不准确也有一定影响。气候变既受外部因素驱动,也受内部自由演化动力学的影响。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