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触发控制与状态估计:理论、方法与应用
1. 事件触发控制在切换系统中的应用
事件触发控制(ET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旨在节省通信资源。在具有外部干扰的两类切换系统中,ET控制策略通过仅在特定条件被违反时更新控制信号,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1.1 控制增益矩阵的推导
根据控制增益矩阵的定义,通过一系列推导得出,若条件 (4.106) 成立,则 (4.93) 也成立。这一推导过程为后续设计合适的钉扎控制增益矩阵和ET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仿真示例
为了验证ET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两个仿真示例。
- 示例1 :考虑一个具有两个子系统(m = 2)的切换离散时间系统(DDS)。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验证了系统满足Lipschtiz条件,并利用Matlab工具箱求解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得到一组可行解。根据这些解,计算出触发权重参数的上界,并设计了反馈增益矩阵。在仿真中,设定了时间间隔、步长、外部干扰函数、延迟和初始值等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ET控制下,系统状态进入有界域,控制更新频率显著降低,并且事件间隔存在正的下界,排除了Zeno现象。
- 示例2 :考虑一个离散切换随机复杂网络。定义了非线性动态函数、内耦合函数和噪声强度函数,并验证它们满足相应的假设条件。通过Matlab工具箱求解得到一组可行解,计算出控制反馈增益矩阵。选择合适的参数,满足相关条件,得出该网络在概率意义下最终有界,同步误差有上界。仿真结果显示,在ET控制和切换信号作用下,系统状态进入有界域,控制更新频率大大降低。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