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不断变化、迅猛发展的数字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计算思维”应该成为21世纪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而不仅仅是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人士。如何认识“计算思维”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已重新引起国际教育界的关注。“计算思维”本身是人类科学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反映计算机科学家如何把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数字化,从而让计算机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思维框架。当反思人类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的有效解决问题的程序、策略和工具的时候,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使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更加有效,更加成功。因此,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有需要重新审视“计算思维”在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的意义。基于此,从“计算思维”概念的诞生说起,探讨“计算思维”含义及与教育的联系,比较“计算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区别,并介绍欧盟等国际组织的义务教育“计算思维”培养策略。据此提出,“计算思维”之所以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是因为借助由数字化有效执行形式表示出来的问题解决思维过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人们问题解决的能力,还将批判性思维与计算能力结合起来,是创新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在更广的意义上引入“计算思维”,而不局限于“信息技术与工程”,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加强在义务教育阶段拓展“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 计算思维;数学思维;义务教育;数字化;抽象;逻辑;模式识别;算法
当今世界已然是科技驱动的社会。从国家到个人,只有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科技硬实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把握机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如今的学生不应该再过多地死记硬背已有知识,而应更多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创造。学生要避免形成思维定势,多锻炼将所学知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