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不同阶段,战略到底该怎么制定?这也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本身自己的企业和个人也在不断摸索转型,
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分析,首先企业有哪些阶段,其次是战略怎么匹配,战略的制定是根据事物的本身发展规律确定的。
一、企业阶段
企业发展经历:成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消亡期,每个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不同,需要执行的战略和战术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战略制定
1、成立期
优先组建优质合伙人和团队,股权结构的建设,包括准入,准出的限制等,开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这对成立期的企业至关重要,这个阶段的战略就是找人找人找人,找到合适的人,找到对的人,人对了,事情就成了一大半了。
像雷军造小米汽车,前期搜集网络了1000多位行业专家,这初创企业绝对是完美的开局,能挺过阵痛期,企业活下去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2、成长期
在企业的成长期,企业开始快速发展和扩张。此阶段,战略是保持增长、控制风险,所有的资源投入在这两个方向,我认为应采取的策略包括:
市场扩展:开发新市场,增加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可以用阿米巴的模式,分区域,分产品,分客户的形式,快速裂变,
人才建设:这个阶段,要注意人才梯队的搭建,搭好框架,在实践中练兵,市场是不等人的,包括销售,研发,交付等人员,都要在项目中练兵,这也是人力资源工作最困难的时候,需要特别的注意,
创新战略:成长期要有一款爆品出来,保持公司的利润及品牌度,这是救命的东西,然后,利用已获取的利润,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保持竞争,结合市场信息,储备下一个爆款的产品
内部管理优化: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再成长期,内部的管理同样重要,尤其是交付断的压力,空间巨大,要做充分的预案,服务好客户,
资金管理: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尤为重要,很多企业都是死在了黎明的前夕,没有做好财务风险的把控,小公司接到大订单,不见得是好事,要谨慎评估自己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大订单,
3、成熟期
在企业的成熟期,企业需维持稳定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此阶段,企业战略是解决持续增长放缓和竞争加剧的问题。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包括:
市场多元化:开拓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分散市场风险,一些大的集团公司在这个阶段都会转型,布局多元化,不过很多大企业有大企业病,像格力、恒大、碧桂园等瞎搞,多元化之间没有联系,不能形成有效的势能,可能还会造成品牌力的稀释,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要以创业的心态来搞多元化,要心里上先放弃已有的资源,深入研究需要布局领域需要的人才、技术、市场行情等,
成本控制:优化供应链和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这个阶段的供应链是最好做的,要注意企业内部的硕鼠,别被大的硕鼠偷吃了公司的利润,
创新与研发:继续推动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尤其是内部生产线的改造,智能制造,数字化的建设等
人才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性和积极性
4、衰退期
在企业的衰退期,企业需应对市场萎缩、销售下滑和竞争加剧等问题。此阶段,企业战略是采取挽救措施,避免立即消亡。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包括
市场调整:重新评估市场策略,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大企业船大难掉头,死在了这里,摩托罗拉等
成本削减:精简机构,降低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运营效率
重组与合并:考虑与其他企业进行重组或合并,整合资源,提升竞争力
转型与创新: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进行必要的转型和创新。
5、消亡期
在企业的消亡期,企业战略是最小化损失并平稳地结束运营。此阶段,企业需采取的策略包括:
资产清算:出售或清算现有资产,回收尽可能多的资金,这里就凸显了第一部分讲的股权退出的重要性
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寻求债务重组方案,减轻财务负担
员工安置:合理安排员工的遣散和赔偿
总之,我们每个自己做公司的人,都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为了公司发展,付出了精力,承担了风险,都希望企业能是常青树,但是客观规律改变不了,从全局来看,企业总会消亡,所以,做企业最好的心态是以终为始,这样也会坦然面对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风险与压力。
最后,当我们用全局的眼光看待这些这些事物就会发现,虽然有些企业现在很值钱,但是最后一定不值钱。
有人不太相信这句话,那就看看一百年前创立的企业到今天还有几个?五十年前创立的企业到今天还有几个?
有些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越来越有价值,那是与我们短暂的生命相比,如果把这个时间拉长,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逃过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所以用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就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当我们将要爬上抛物线顶端的时候,一定要提前考虑后面下降的问题。
为此,有的人急流勇退,提前准备更换赛道。
有的人力争做大蛋糕,想要更进一步。
不论是哪种选择,都是我们看到全局之后的一种理智选择,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选择。
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全局,那么不论是离开的早,还是进来的晚都是一种失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