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插补速度怎么给定_两轴直线插补定位.doc

本文介绍了两轴直线插补定位算法的设计原理及其程序实现。重点讲解了基准轴与辅助轴配合的半累加插补算法,通过实例演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此外,还提供了程序实现的具体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两轴直线插补定位

两轴直线插补定位:

算法设计:

直线插补的算法很多。这里介绍的是,基准轴输出为主,辅助轴输出配合半累加插补算法。

此算法使用时,起始点为当前位置,终点可按直角坐标的X、Y值,以脉冲为单位选定。同时,还要选定所在象限。用选定象限确定脉冲输出的方向。如第一象限,则X为正向,Y也为正向。如二象限,则X为反向,Y为正向。其它象限类推。在执行程序时按步计算,按步输出脉冲,而方向用方向信号控制。这里介绍算法,就是一步步是怎么算的。

所谓基准轴,就是终点坐标值较大的轴。在每步它都输出脉冲,只是当辅助轴有脉冲输出时,它让辅助轴先输出。而辅助轴则用累加的方法,确定是否输出。

累加的过程是,用自身的终点坐标累加,当大于基准轴的终点坐标时,输出一个脉冲,并把累加值减基准轴的终点值,“差”又作为在累加值。该算法的框图见图5-5-1-6。

图5-5-1-6 半累加直线插补算法框图

图5-5-1-7示的为一个插补运算实例。

图5-5-1-7 插补实例

从图知,该例的X轴终点坐标为9,而Y轴为3。可知,应选X轴为基准轴,而Y为辅助轴。从框图知,一开始就累加辅助轴的终点坐标值。但它仅3,比基准的终点坐标值9小,故仅基准轴输出脉冲,走了第1步。接着,又累加辅助轴的终点坐标值。这时为6,比基准的终点坐标值9小,故仅基准轴输出脉冲,走了第2步。接着,又累加辅助轴的终点坐标值。这时为9,不比基准的终点坐标值9小,故仅辅助轴输出脉冲,走了第3步,累计值变为0。之后,4、5、6又是X轴输出;7是Y轴输出;8、9、10又是X轴输出;11是Y轴输出;12又是X轴输出。

可知,本算法的进给的速度是恒定的,有利于切削加工的应用。

程序实现:

程序是按算法编的,也是算法的具体化。其基本程序见图5-5-1-8、图5-5-1-9、图5-5-1-10。图5-5-1-8为步进工作启动及初始化程序。图5-5-1-9为X是基准轴时的脉冲输出控制程序。至于YX是基准轴时的脉冲输出控制程序与此类似,故不重复。图5-5-1-10为终点及方向控制程序。方向控制仅画两个象限。其它两个象限略。

图5-5-1-8步进工作启动及初始化程序

启动程序用了基本的起、保停逻辑。步进启动ON,则步进工作ON,并自保持。直到步进完成ON,则步进工作OFF。这里并联LR0.7,为了选定新的程序后重启动的需要。见图5-5-1-11说明。

初始化,主要是判断那个轴为基准轴及参数回到初始值。显然,不进行初始化,程序是无法正确执行的。

另外,还要启动定时器TIMH000。按图设定,它每0.05秒ON一个扫描周期。正是用它控制脉冲输出的节奏,即频率。此定时时间可按需要改设。为了控制准确也可启用PLC的定时中断及立即I/O刷新的功能,以提高控制效果。

图5-5-1-9 X是基准轴时脉冲输出控制

从图5-5-1-9知,“X行程大”意味着X为基准轴。正如算法框图指出的,它先对Y轴终点坐标值累加。然后,把累加值被“累加器”减。参看图5-5-1-8知,此“累加器”即为X轴的终点坐标值。如不够减,即它小“累加器”,则LR0.2 OFF,X轴输出脉冲,“已走步数“加1。如够减,即它大、等于“累加器”,则LR0.2 ON。进而,把差赋值给Y累加器,输出脉冲(使用什么指令可视选用机型确定),“已走步数“加1,并把LR0.12置位。LR0.12置位的目的是,在这个脉冲周期哦,X轴不输出脉冲。但临退出本程序段时,用LR0.02 ON,把LR0.12复位。为下一周期执行X轴发送脉冲作准备。

提示:这里如不用LR0.12,基准轴总是输出脉冲,而辅助轴累加值超过基准轴终点值时,也输出脉冲。运动轨迹将有时是走坐标轴的平行线斜线,有时走斜线。速度将是不均匀的。

当下一此,TIM000 ON再进入本程序段时,由于LR0.02仍为ON,故Y轴的累加不进行。而X轴的步进等将执行,而且,最后还把LR0.02复位,为新一次的Y轴累加及相应操作作准备。

至于不是“X行程大”,Y为基准轴的情况与此类似。

图5-5-1-10 终点及方向控制程序

从图5-5-1-10知,它主要是判断到了坐标终点了没有?如到,则置位“步进完成”。再看图5-5-1-8可知,此信号将使“步进工作”停止。

此外,此程序还依选定的象限,对X、Y轴运动方向做了确定。图中只列出1、2象限的程序,3、4象限也类似。

以上讲的只是一个小直线段的插补。而且,坐标长度也不能打于单字BCD运算的范围(当然,也可用二进制或双字运算运算)。如要走多段程序怎么办?图5-5-1-11即为可进行多段直线插补的主程序。这时,以上图5-5-1-8、图5-5-1-9、图5-5-1-10只是它的子程序10。

图5-5-1-11

参考资源链接:[H3U PLC运动控制指令详解:与弧线操作](https://wenku.csdn.net/doc/6ukc5rz562?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对于想要在H3U系列PLC中实现直线和圆弧的开发者而言,理解和掌握其编程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至关重要。以下内容将结合《H3U PLC运动控制指令详解:与弧线操作》一书来详细阐述这些步骤和要点。 首先,确保PLC编程环境的正确配置,安装好AutoShop编程软件,并在编程之前熟悉H3U系列PLC的硬件连接和基本设置。接下来,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编程: 1. **直线编程步骤:** - 设置工作模式:通常选择绝对或相对模式,分别使用G90(绝对位置)或G91(相对位置)指令。 - 编写指令:使用G01指令指定直线移动,将目标X和Y的坐标值置于指令之后。 - 参数设置:配置速度(F指令)、加减速时间等参数。 - 启动:使用M指令触发运动控制模块开始执行。 2. **圆弧编程步骤:** - 同样地,首先确定工作模式是绝对还是相对,并选择顺时针(G02)或逆时针(G03)。 - 入圆弧指令,并设定的起始点和终点坐标。 - 设置圆弧相关的参数,如速度、加减速控制等。 - 启动圆弧,注意确保前的准备状态,例如定位和启动条件。 **注意事项:** - 在编程之前,务必仔细阅读《H3U PLC运动控制指令详解:与弧线操作》中的示例代码和解释,以及官方手册中的指令说明,确保对指令参数和使用场景有准确的理解。 - 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配置速度和加减速参数至关重要,以避免对机械部件造成损害或影响控制精度。 - 每次进行操作前,都应进行模拟运行或手动检查,以确保路径无误。 - 使用中断定位功能时,要确保中断条件设置正确,并且在中断后的处理逻辑中加入恢复的指令。 - 在编程和调试过程中,利用PLC自带的调试工具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排查,特别是在执行高速时。 在学习完这些基本的指令和编程方法后,想要进一步提升对H3U系列PLC运动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建议深入学习《H3U PLC运动控制指令详解:与弧线操作》一书。该资料除了提供了详细的指令使用说明,还包括了多种实际案例和高级应用,有助于开发者构建更复杂和精确的运动控制程序。通过系统地学习,你可以更灵活地运用H3U系列PLC的强大功能,为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资源链接:[H3U PLC运动控制指令详解:与弧线操作](https://wenku.csdn.net/doc/6ukc5rz562?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