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_理解概率密度函数

本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概率密度函数,作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核心概念。通过实例,解释了如何用概率密度函数描述无限种情况的随机事件,特别是在机器学习中对样本分布建模的应用。文章从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开始,讨论了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特别强调了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如何计算特定区间内的概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4ac0716c9d8c57aed78a73fd870f5a27.png

原创声明:本文为 SIGAI 原创文章,仅供个人学习使用,未经允许,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其它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的全面系统讲解可以阅读《机器学习-原理、算法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雷明著,由SIGAI公众号作者倾力打造。

  • 书的购买链接
  • 书的勘误,优化,源代码资源

概率密度函数是概率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用于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所服从的概率分布。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对样本向量x的概率分布进行建模,往往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很多同学对于概率论中学习的这一抽象概念是模糊的。在今天的文章中,SIGAI将直观的解释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帮你更深刻的理解它。

从随机事件说起

回忆我们在学习概率论时的经历,随机事件是第一个核心的概念,它定义为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因此是否发生具有随机性。例如,抛一枚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都是随机事件。掷骰子,1到6这6种点数都可能朝上,每种点数朝上,都是随机事件。

5884ac85772411d2352fc90d461a08c2.png

与每个随机事件a关联的有一个概率值,它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a)这个概率值必须在0到1之间,22即满足下面的不等式约束:

0<= p(a)<=1

另外,对于一次实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即所有可能的随机事件,它们的概率之和必须为1:

0150fbd769b9881c0543fc4e4d385acc.png

这些随机事件不会同时发生,但必须有一件会发生。例如,对于抛硬币,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不会出现其他情况(这里假设硬币抛出去后不会立着),因此有:

p(正面朝上)+p(反面朝上)=1

很多时候,我们假设这些基本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相等的,因此,如果有n个基本的随机事件,要使得它们发生的概率之和为1,则它们各自发生的概率都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