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算法基本思想

Icp基本思想参考资料:http://www.cnblogs.com/jian-li/articles/4945676.html ,包括点-点,点-面的各种icp变种

Icp算法就是两个点云XY之间的匹配,最小化均方误差

其中R是旋转矩阵,t是平移矩阵。

方法:

 

 

搜索策略

 

找到最近点,使用kd-tree,参考资料

http://www.cnblogs.com/xy123001/p/5831116.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611c300101bysf.html

 

 

误差函数求解

常见的: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四元数方法。

 

其他参考:

mrpticp

http://www.mrpt.org/Iterative_Closest_Point_%28ICP%29_and_other_matching_algorithms

 

 

 

 

kd-tree来找最近点,是整个icp算法中最耗时的部分。所以,如果点云密集,就要下采样,下采样默认5

 

通过ini配置文件,还可以选择icp算法的种类,是经典算法还是LM算法,

经典算法和LM算法的区别就是 经典算法使用的最小二乘法,替换成了LM算法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

LM加大了计算量。

 

ICPfastSlam算法

 

Icp+粒子滤波

祝继华, 郑南宁, 袁泽剑,. 基于ICP算法和粒子滤波的未知环境地图创建[J]. 自动化学报, 2009, 35(8):1107-1113.

 

 

-平面

下图是点-切平面距离的示意图

 

 

与点到点的ICP算法相比,运用点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以及迭代次数,但是该方法的鲁棒性并不是太好。

 

icp迭代后的点求机器人位姿

 

举个例子。

下图中有两个坐标系A B

B是由A经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平移矩阵为R,旋转矩阵T

A旋转sita= - 90度(逆时针为正),沿Ax轴平移3之后,得到了B坐标系。

R=[0,1; -1,0]   T=[3, 0]

M=[R T;0 1]

 

一个点在A下为[1;5],B下为[-5;-2]

M*[-5;2] = [1;5]

Inv(M)*[1 ;5] = [-5;-2]

 

由此可知,激光扫描到的点,经过icp匹配之后,R t就已经得到了,sita tx ty也就知道了,这就相当于 机器人就是坐标原点。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y123001/p/5844809.html

### ICP算法基本原理 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迭代最近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点云配准的经典算法。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多次迭代逐步减少两个点云之间的距离差异,最终使它们达到最佳对齐状态。 #### 1. 点云配准的目标 在点云数据处理中,通常需要将来自不同视角或坐标系的多个点云集合成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下表示。为此,ICP算法试图找到一种刚体变换 \( T \),由旋转矩阵 \( R \) 和平移向量 \( t \) 组成,使得源点云 \( Q \) 可以经过变换后目标点云 \( P \) 尽可能重合[^3]。 #### 2. 迭代过程概述 ICP算法的主要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寻找最近邻点** 首先,在目标点云 \( P \) 中为源点云 \( Q \) 的每一个点找到对应的最近邻点。这一阶段可以通过空间索引技术(如KD树)加速查找效率[^1]。 - **构建误差函数并优化** 定义一个衡量点云间偏差程度的误差函数,常见的形式有基于点到点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两种方式。对于每一对匹配点 \( p_i \in P \) 和 \( q_j \in Q \),误差项可写为: \[ d_{ij} = \|T(q_j) - p_i\|^2 \] 其中 \( T(q_j) = Rq_j + t \)[^3]。整个系统的总误差则通过对所有匹配点对求和获得。 - **更新变换参数** 使用最小二乘方法或其他数值优化手段来估计能够最小化上述误差函数的最佳旋转和平移参数组合 \( (R, t) \)[^3]。 - **应用变换** 根据新计算出来的 \( R \) 和 \( t \),对当前版本的源点云实施几何转换操作,从而生成一个新的候选位置集合\( Q' \)[^3]。 - **评估收敛情况** 计算最新一轮调整后的平均残差值,并将其同预先设定好的阈值做对比分析。当满足特定终止准则——比如均方根误差低于某个界限或者达到了最大允许循环次数时,则结束程序运行;反之继续回到第一步重复执行直至达标为止[^3]。 #### 3. 改进版ICP – Point-To-Plane 除了传统的Point-to-Point度量外,还存在另一种改进型策略叫做Point-to-Plane ICP。它不再单纯依赖两点间的直线间距作为评判依据,而是引入了法线信息考量源顶点至目的表面的方向矢量投影长度。这种方法理论上具备更高的精确度,因为额外利用到了局部形状特征约束条件,不过同时也带来了更复杂的非线性求解挑战以及相对较低的时间性能表现[^2]。 ```python import pcl from pcl import registration_ICP def perform_icp(source_cloud, target_cloud): """ Perform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algorithm between two point clouds. Args: source_cloud (pcl.PointCloud): The moving cloud to be aligned. target_cloud (pcl.PointCloud): The fixed reference cloud. Returns: tuple: Transformation matrix and fitness score after alignment. """ icp = source_cloud.make_IterativeClosestPoint() converged, transf_matrix, estimate, fitness_score = icp.icp( source_cloud.to_array(), target_cloud.to_array()) return transf_matrix, fitness_score if __name__ == "__main__": src = pcl.load_XYZRGB('source.pcd') tgt = pcl.load_XYZRGB('target.pcd') transformation, score = perform_icp(src, tgt) print("Final Transformation:\n", transformation) print(f"Fitness Score: {scor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