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驱动的软件产品线架构演进
在软件开发领域,软件产品线架构(PLAs)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它专注于特定领域组件的自动化组装和定制,而非手动重新编程系统。不过,当前PLAs的开发抽象层次相对较低,难以应对新需求的融入,这就需要借助模型驱动工程(MDE)来提升其抽象层次和可扩展性。
1. 软件产品线架构概述
软件产品线架构(PLAs)旨在通过聚焦特定领域组件的自动化组装和定制,实现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工业化。传统的PLAs通常由组件框架构成核心资产,其设计捕捉应用领域中的重复结构、连接器和控制流,同时明确允许这些实体之间的变化点。PLAs的设计常采用范围/共性/可变性(SCV)分析,涵盖以下关键特性:
- 范围 :定义PLA的领域和上下文。
- 共性 :指出产品家族所有成员共有的属性。
- 可变性 :包含产品家族不同成员特有的属性。
2. 模型驱动的软件产品线架构的必要性
尽管第三代编程语言和运行时平台有所改进,但PLAs的开发抽象层次仍较低,例如手动跟踪库依赖、确保组件组合的语法和语义正确性等。而模型驱动工程(MDE)通过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系统地使用模型作为关键设计和实现工件,提供了解决方案。MDE能够将问题的本质特征与特定解决方案空间的细节分离,有助于提高抽象层次,缩小软件密集型系统问题空间和解决方案空间之间的差距。具体通过以下两种技术实现:
- 领域特定建模语言(DSMLs) :由元模型和模型解释器组成。元模型类似于编程语言的语法,定义精确反映建模主题的语义类型系统,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