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夜回到家打开电视,正在播放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科教片,具体的名称当时也没有在意,就是一出描述人与猿的进化的电视。越看越觉得有意思,除了以往理解的美国人用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精神外,还被美国科学家的认真、谨慎的实验精神、治学研究态度所触动!
影片讨论了人猿进化差异的各个方面,我刚好看到的是关于人猿的学习差异的部分,在学习能力方面,美科学家设计了以下的实验Learning Test:
- 两组实验群体,一组是12个一岁半的小孩,另一组是12个一岁半的猩猩;
- 三个道具,一个是黑色的盒子,另一个是结构与第一个一样但是透明的盒子,另外就是一个小木棍;
- 第一个实验,科学家给每个小孩或者猩猩单独演示操作,演示如果拿着小木棍道具,先巧巧黑色盒子的左上角,接着巧巧黑色盒子的右上角,再用小木棍推开黑色盒子上的另一台小木棍,再用小木棍打开盒子正面中央的小窗口,从小窗口中拿出他/她/它的奖励品——糖果;
- 演示完毕后,把小木棍交给小孩或者猩猩,看看他/她/它能否学习到打开盒子的方法,实验证明,第一组12个小孩和第二组12个猩猩都能够使用工具,模仿科学家的行为将盒子中的奖励品拿出来;
- 第二个实验,这次科学家不再进行演示,直接将小木棍给小孩或者猩猩,但是黑色的盒子换成了透明的盒子;透明的盒子,从我们成人的眼光就可以看到,糖果就放在正面中央的小窗口;再看看这两组实验群体是如何拿到奖励品的;
- 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12个小孩,还是完全按照前面科学家的方式拿到了盒子中的奖励品,而在第二组12个猩猩,则有2/3的猩猩显得比人类小孩“聪明”,直接了当地打开正面中央的小窗口,拿出糖果;
实验的结果,科学家给出了自己的推论:在学习方面,人类的小孩好像没有猩猩的小孩“聪明”,但是他们如实的模仿能力,可能是造就人类学习进化成比猿更高级动物的关键!通过如实模仿,人类继承和积累了4000多种行为习惯,而猩猩只有观察到的40多种,特别是语言的学习与工具的使用,如实模仿,让进化的人类累计、传递给后代更多的能力。
这样的推论无疑是第一次看到的人很诧异、很触动的!这个实验好像想告诉我们什么,读者都可以去思考。
我的思考是,项目管理不就是这样吗?忠实模仿、如实模仿,忠实按照前人总结的经验去执行,能够帮助初入的项目管理者规避以往熟练项目管理者已经经历或者发生过的风险和挫折。咋看上去,这不是与鼓励创新相悖吗?其实不是,技术上也是一样,先有继承再有发展、创新,数据建模的ER范式如此,面向对象的世界观如此(Override),IT技术的发展观如此,再看看整部人类的发展历史,不是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