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维度建模技术综合解析
1. 维度类型拓展
1.1 类型 6:向类型 2 维度添加类型 1 属性
类型 6 与类型 5 类似,能够同时提供历史和当前的维度属性值。它基于类型 2 技术,在维度行中嵌入相同属性的当前类型 1 版本。这样一来,事实行既可以按照测量发生时生效的类型 2 属性值进行过滤或分组,也可以按照属性的当前值进行操作。当属性更新时,与特定持久键关联的所有行上的类型 1 属性会被系统地覆盖。
1.2 类型 7:双重类型 1 和类型 2 维度
类型 7 是用于支持“过去式”和“现在式”报告的最终混合技术。事实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访问维度:一种是将维度建模为仅显示最新属性值的类型 1 维度;另一种是将其建模为显示正确当代历史概况的类型 2 维度。同一个维度表可以实现这两种视角。维度的持久键和主代理键都会被放置在事实表中。对于类型 1 视角,维度中的当前标志会被约束为当前状态,事实表通过持久键进行连接;对于类型 2 视角,当前标志不做约束,事实表通过代理主键进行连接。这两种视角会作为单独的视图部署到商业智能(BI)应用程序中。
2. 维度层次结构处理
2.1 固定深度位置层次结构
固定深度层次结构是一系列多对一的关系,例如产品到品牌再到类别再到部门。当定义了固定深度层次结构并且层次级别有统一的名称时,这些层次级别应作为单独的位置属性出现在维度表中。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固定深度层次结构是最容易理解和导航的,并且能提供可预测且快速的查询性能。如果层次结构不是多对一的关系,或者层次数量变化导致层次没有统一的名称,则需要使用下面介绍的不规则层次结构技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