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像到可见光人脸合成与识别
1 人脸识别概述
人脸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特征之一,使用人脸作为生物特征的一个关键优势是无需测试对象的配合。在过去二十年中,各种人脸识别(FR)系统不断发展。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方法的最新进展,为提升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持。深度学习方法借助处理硬件的大幅改进、人脸数据的广泛普及以及算法的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尤其在非受限场景下表现出色。目前,人脸识别研究、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利用电磁光谱可见区域采集的人脸图像。
然而,在实际场景中,如军事和执法领域,常常面临恶劣的环境条件,包括光照不足和明显的阴影。例如在夜间环境下,仅依靠可见光进行人脸识别存在很大困难。因此,热成像技术被提出用于夜间和低光照条件下的人脸识别。
2 红外光谱与跨域匹配挑战
2.1 红外光谱分类
红外(IR)光谱可分为主动红外和热(被动)红外波段。主动红外波段(0.7 - 2.5 µm)又分为近红外(NIR)和短波红外(SWIR)光谱。SWIR 的波长范围比 NIR 长,对雾和烟等低水平遮挡物的耐受性更强。被动红外波段进一步分为中波红外(MWIR)和长波红外(LWIR)波段。MWIR 范围为 3 至 5 µm,LWIR 范围为 7 至 14 µm。MWIR 和 LWIR 相机都能在一定距离外感知面部的温度变化,并生成二维热成像图,但它们呈现出不同的面部皮肤图像特征。MWIR 具有反射和发射特性,而 LWIR 主要由发射辐射组成。
| 红外波段 | 波长范围 | 特性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