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X Window系统:起源、发展与变革
1. X Window系统概述
X Window系统是一个便携式、基于网络的显示系统,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 可移植性 :X Window系统主要用于Unix、Linux和BSD系统,但也能在微软Windows、Mac OS X等众多现代操作系统上使用。它支持从PDA、独立终端到多显示器工作站和信息显示屏等广泛的硬件设备,用户可根据偏好、需求和预算灵活搭配技术。
- 基于网络 :程序可以在网络的任何地方显示,运行在不同时区机器上的程序窗口能并排显示在一个屏幕上。用户借助X系统,可自由选择工作地点。
- 显示系统 :X并非图形用户界面(GUI),但为构建GUI提供了坚实基础。GUI开发者可摆脱显示硬件的复杂细节,专注于用户界面设计,早期基于X的GUI编写的遗留应用程序也能与现代系统兼容。
尽管Unix、Linux、FreeBSD或Darwin的大多数用户常认为X系统理所当然,但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能开启诸多可能性,如加速远程访问、构建个人视频录像机、配置多用户计算机和信息亭等。
2. X Window系统的历史
X Window系统于1984年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是校园范围跨平台项目Athena的一部分,其设计受斯坦福大学W Window系统的启发。不久后,Unix供应商对X产生兴趣,因为它便于将图形应用程序移植到新硬件上,吸引独立软件供应商(ISV),从而促进系统销售。
1987年,X Window系统第11版在MIT许可下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