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中的逻辑与计算
1. 数学语言为何受限
数学逻辑主要研究数学语言,其分类包括连接词和量词。我们不禁会问,为何数学语言如此受限?像“也许”“可能”“肯定”“必然”这类模态词,在数学中几乎不用,因为数学陈述非真即假,不存在第三种可能。那为何只有两个真值呢?答案是两个真值足以满足需求,而一个则不够。
使用至少两个真值是显然的,只用两个并非出于经济考量,而是为了尽可能分析概念本质。就像物理学家将分子分解为原子,再将原子分解为基本粒子一样,我们也希望将现象分解为更简单的组件。对于真值,虽然不能将三个真值“分解”为两个,但可以用经典的二值逻辑描述非经典逻辑的所有论证。
“经典数学”和“经典逻辑”这两个术语,最初是为了区分新出现的数学基础趋势(如直觉主义数学)与标准方法。实际上,“经典数学”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数学领域。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化为经典逻辑。例如,对于不确定陈述,可以考虑所有可能情况;对于模糊集,可以将其视为经典集合论中的函数。
二值逻辑并非强加给新一代数学家的教条,而是最方便的思考方式。此外,经典二值逻辑在最小可能逻辑中具有唯一性,其连接词通过组合可以生成所有可能的布尔函数。相比之下,非经典逻辑很难达成共识,因为有很多种,且没有自然的选择。
数学家通常会寻找最简单的通用系统来满足特定目的。以量词为例,我们只需要一个,如“对于所有”,因为“存在”可以由它定义。如果需要以其他方式量化,可以使用数学结构,如概率空间和数字等。这种科学中的还原论趋势有很多例子,公理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基于更少、更简单方程的理论通常被认为更好,因为它能更好地解释现象、更可能为真或看起来更美观。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