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管理与编排容器的实用指南
1. 容器与Kubernetes基础
1.1 容器的作用
容器可将应用程序的依赖项、库和框架打包成一个单元,便于部署和运行。但容器的管理和编排需要特定工具,如Kubernetes,它能自动完成容器调度、故障恢复等任务。
1.2 了解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互联网迅速发展,对软件发布频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组织逐渐转向敏捷开发方法,基础设施从本地部署向云迁移。云环境适合扩展,为架构的演变提供了基础。
- 单体架构 :应用程序作为一个整体开发和部署,各组件紧密耦合,开发、部署和扩展相对困难。
- 微服务架构 :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自治的服务,每个服务可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
选择架构时,需考虑应用的规模、复杂性、开发团队和业务需求等因素。对于小型应用或初期项目,单体架构可能更合适;而大型、复杂的应用则适合采用微服务架构。
1.3 容器的优势
容器非常适合微服务架构,具有隔离性,不同容器可在同一主机上运行而互不干扰。常见的容器引擎有Docker和Podman,容器相关的基本概念如下:
- 容器镜像 :容器的模板,包含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
- 容器 :容器镜像的运行实例。
- 容器注册表 :存储和分发容器镜像的地方。
- Dock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