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博客及动态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人将尽力以求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本人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合同责任和其它责任)。
二. 任何透过本博客及动态的网页或链接及得到的资讯、产品及服务,本人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三. 本博客及动态使用的信息,网页或链接(图片)可能由于本人疏忽未标明作者和出处,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本人取得联系。
四. 本博客及动态支持保护知识产权,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博客及动态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应该及时向本人提出,并提供侵权情况证明。本人会依法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五. 本博客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禁止商用。
六. 阅读并使用本博客及动态包括其提供的网页链接及资源时,即代表您已阅读并同意本免责声明的全部内容。如有异议,请立刻关闭本网页并屏蔽本人动态并停止使用。
[深入理解NAND Flash (概述篇) ]闪存主控芯片国产进程
目录
- 前言
- 1. 主控芯片技术
-
- 1.1 主控组成原理
- 1.2 主控技术发展
-
- 1.2.1 主控处理器架构
- 1.2.2 主控制程
- 1.2.3 闪存对主控带来的挑战
- 1.2.4 SSD 总线技术发展
- 2. 国产主控
- 总结
前言
存储芯片生态包含设计环节和制造封装环节。设计环节是核心技术,包含闪存芯片、闪存主控芯片、缓存芯片。
前面文章分享过闪存芯片。闪存比做仓库,闪存主控就是仓管,负责仓库调度和空间管理。
本文从闪存主控芯片视角,介绍存储国产化的进展。后续文章会再从其他视角介绍。
本文以固态硬盘方向分享国产主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