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项目
-
定义项目和项目经理
- 项目的定义: 一个独特的任务或是系统化的流程,其目的是创建新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交付完成标志着项目结束。项目都有风险,并且受制于有限的资源。
- 项目的目标:项目启动之前,着手收集信息,了解项目要实现哪些目标
- 产品是项目的核心
- 产品的定义:项目产生的一系列可交付物
- 项目经理
- 定义:被赋予管理项目的权利和责任,并带领项目团队,通过项目管理来达成项目的目标。
- 职责: 负责向团队说明完成的含义,并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的人。完成,是指产品符合组织对这个产品的要求,也能满足客户使用这个产品的需求。
- 项目无论规模大小,都有风险,风险因团队具体情况而不同。
-
管理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约束和浮动因素
- 铁三角: 时间,成本,质量或者范围。
- 项目经理会权衡很多因素,而不仅限于铁三角
- 辨析出项目的关键,约束和浮动因素
- 客户的期望- 从客户角度看,项目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包括: 客户想要什么(功能集合),何时收到交付物(发布时间),可交付物质量如何(缺陷等级)
- 项目的约束: 环境是什么样子,能否灵活安排团队的位置,必须遵循什么流程,有什么人手,能做什么,预算多少。约束决定了项目的规模(还有持续时间和质量)
- 对比客户期望和项目约束列表,找到项目成功的必要因素。选择其一就是识别出来的项目关键驱动因素;还剩下的例如功能集合,低缺陷率等按照优先级排列,从中选出2-3项作为约束; 剩下的条目很重要却有很大的调整余地,可谓浮动因素
- 一个关键,两个约束,三个浮动,成功的概率还不小;理想都是一个;
- 如果存在过多的驱动因素和约束,除了启动项目别无选择, 所能做的就是选定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尽可能频繁的向出资人提交项目产出,帮助他们决定真正想要的东西
- 不受约束限制的项目需求是不存在的
-
与客户或出资人讨论项目约束: 主动了解出资人想要的东西
-
决定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
- 出资人决策或者项目经理或者项目团队决定, 团队决定可能会做出决策彼此不同
- 通过制定优先级测略来解决问题, 了解了项目的关键驱动因素就可定义出项目的成功条件,并选择合适的项目生命周期,制定发布计划,并根据驱动因素合理的安排各自的工作。
-
应对喜欢过多干预项目的出资人
- 清理已经没有活动余地的约束条件: 先提供优先级列表,然后取得出资人的一致
- 明确项目真正的驱动因素, 方法如下
- 预测未来:给一个极端情况来帮助出资人搞清楚哪些约束是真正的约束
- 使用与上下文无关的问题识别项目的真正驱动因素:少用为什么和怎么做之类的问题,让人感到是真心了解项目,而不是让人抱有戒心
- 项目怎样才算成功
- 为什么想要得到这样的结果
- 这种解决方案价值何在
- 这个系统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 这个系统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
-
编写项目章程,共享现有决策
- 项目章程会明确记录项目的需求和约束,还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思考如何进行项目规划
- 项目启动时,编写项目章程可以让大家知道应该完成什么目标以及项目干系人提出的约束条件,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理解风险,成功的标准,以此考虑组织和管理项目的方式
- 敏捷项目项目章程很短,只要包括项目愿景(远景)和发布日期(路线图)
- 项目章程模板:
- 愿景(远景):项目的价值,缘由
- 需求(路线图):某个特定日期到达时发布某些功能
- 目标:不同于需求,项目不一定必须交付它的目标,解决技术债,添加自动化测试等都可能是项目目标,或者客户提出的一些特定的需求
- 成功标准:围绕客户能基于完成的产品做什么给出的定义,不涉及缺陷只关注能力
- 在意识到之前,项目已经开始,拥抱项目接受眼前的一切
- 团队要控制成功的标准,项目经理要确保成功标准不会包含非项目人员才能完成的任务,确保项目成功的标准在项目经理的掌控中
- ROI
-
理解质量对项目的意义
- 质量,就是对于某人的价值
- 可以考虑一个功能吸引或排斥了多少个某人,项目经理可以权衡是否所有的某人都需要某个功能
- 如果知道某人对质量的定义,就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
- 根据项目产品所处的不同市场应用阶段,客户对质量的定义也有所差别:摩尔鸿沟
- 市场应用的早期阶段,客户群规模不大,技术狂热者为主,会面临比较大的发布压力;产品无需具备很多功能,也不必有很高稳定性,但要有独特之处,吸引更多客户
- 进入大众市场之后,实用主义者关心产品缺陷能否得到及时修复, 会频繁升级产品
- 末期市场,盲从者和怀疑论者为主
-
总结铭记
- 每个项目启动时都要有章程
- 对项目章程的反复修改要有心理准备,意义在于帮助整个团队进行规划活动
- 要知道质量的意义以及项目的驱动因素,这样随着项目推进,项目经理和团队才可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