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磨损
磨损是物体或零件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的系统中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生产生活中。磨损会消耗机器运转的能量,使机器零部件使用寿命缩短,造成了材料消耗。磨损的结果是零部件几何尺寸变小,零部件失去原有设计所规定的功能而产生失效。失效包括完全丧失原定功能;功能降低,有严重损伤或隐患,继续使用会失去可靠性及安全性。
磨损按照其表面破坏机理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等等,前三种磨损比较常见。
a)粘着磨损——摩擦副相对运动时, 由于固相焊合, 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的现象称为粘着磨损。当摩擦副之间没有润滑油, 或其间油膜受到过高的负荷而破裂时, 特别容易产生粘着磨损, 严重时摩擦副会咬死;又称为咬合磨损。粘着磨损金属表面特点是:金属表面常粘附一层很薄的转移膜伴有化学成分变化。
图 1 粘着磨损示意图
b)磨料磨损——硬质物体或颗粒的切削或刮擦作用引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磨料磨损可分为凿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等形式。由于硬质物体或颗粒可能是中间物质, 或者是摩擦副本身, 切削或刮擦作用在单一摩擦行程中就能发生, 因此磨损量往往是很高的,在工业中最常见。机械零件大约有50 % 是由于磨料磨损而损坏的。磨料磨损的形貌特征:摩擦面上有明显沟槽。
图 2 磨料磨损示意图
c)表面疲劳磨损——两接触面作滚动或滚动滑动复合摩擦时, 在交变接触压应力作用下使材料表面疲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