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7日
//2014年4月29日二稿
道德经有言:”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反感于国人的过度解读,我一直很认为这句话只不过是老子自己臆造的,没什么真理蕴含于其中。
其实我也思考过这句话,你说吧,这个一生二我可以理解,就是莱布尼兹发明的二进制嘛。
(一直嗤之以鼻,莱布尼兹发明二进制和老子的阴阳真的有什么必然联系吗?虽然这事应该是真的,毕竟当时欧洲有”汉学热“,伏尔泰的书房还挂着孔子的画像。但在道理上,莱布尼兹完全可以看到世界上只有”男“和”女“,于是恍然大悟,发明二进制。阴阳学说真的有什么帮助么?甚至不少学者视其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证明!真是令人不敢苟同。)
可是这个”二生三“又怎么解释呢?有人说,老子就是高啊,这”三“不就是”三权分立“么。呵呵,诸如此类的言论实在教人笑掉大牙。
然后直到前天,我若有所悟,似乎明白了什么。
(其实我只是借用这句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谓”六经注我“。)
我感悟到的是,”三生万物“指的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我当时是在看《多元统计分析》,里面的向量矩阵表示法让我头痛,但我清楚知道,向量矩阵是现代科学的语言。
而向量矩阵,就是抽象的表示法。
人类大概最先只会加法,两个数的加法,三个数的加法,,,最后加法抽象出了乘法。
人类的“知识”是从感官经验中来的,但人类注定记不住也处理不好太庞杂的“具体经验”,于是他们只能诉诸于抽象。
抽象代数的诞生也是如此,普通的数,带虚数的数,四元数,一次次抽象,最后人们掌握了代数的本质。
这每一次抽象的过程,都是人类的一次大进步。
抽象是无需“具体经验”的,一旦抽象,人类的知识就无穷无尽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