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开小鹏机器人

昨天,小鹏搞了场不太像发布会的发布会。

真正的主角不是车,而是那个踩着猫步登场的人形机器人——IRON。

它一出现,全世界炸了。

视频号、抖音、小红书、微博……满屏都是一个问题:

“这里面是不是藏了个真人?”

在这个AI什么都能伪造的时代,没想到第一个被质疑造假的,是个真的机器人。

有人反复回放现场视频,分析步态、关节角度、摆臂幅度,连阴影都不放过;有人坚定地认为那是演员穿皮套走秀;还有人一本正经地推理:“只有人类才能走出那种自信的姿态。”

图片

就在全球网友吵翻天的时候,小鹏CEO何小鹏亲自下场。

中午,他录了个“一镜到底”的视频,当着镜头“扒开”了机器人。

图片

那一刻,风扇嗡嗡作响,金属骨架裸露出来,何小鹏强忍笑意地说:“你们看,这真不是人。”

——而正是这场“辟谣”,让小鹏赚到了最贵的全球曝光。

但故事真正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它“是真是假”,而在于为什么全世界都相信那是真人

仿生的尽头,是信任的错位

从外形到步态,IRON太像人了。

82个自由度、柔性皮肤、拟人脊柱、可弯腰的背、甚至连皮肤下的散热风扇都安排得像呼吸。

当一台机器走得比人还像人时,观众的第一反应不是惊叹,而是怀疑。

这正是AI时代最有趣的心理反转:

过去我们怕机器人太蠢,现在我们怕它太真。

在IRL的世界里,仿生并不只是技术追求,更是一次关于人类信任的极限测试

我们已经可以接受AI在屏幕里模仿声音、生成图像,却仍然无法习惯它走到现实世界,带着一副几乎完美的“人类皮肤”,在舞台上从容地迈步。

当科技穿上了人类的外壳,我们才意识到——“拟人”不是终点,而是一种新的不安。


从Tesla Bot到IRON:四年翻转的科技寓言

Image

2021年,特斯拉AI Day。

马斯克请了个真人穿紧身衣上台扭腰,那时全球都在笑:

“机器人?那分明是皮套人。”

四年后,小鹏让一个机器人上台走秀,全世界又在怀疑:

“皮套人?那分明是真人。”

科技叙事的讽刺就在这里——

短短四年,人类的怀疑对象互换了。

现实的追赶速度超出了想象。

仿生结构、AI大模型、传感融合、柔性材料……所有曾经属于科幻片的技术,如今同时叠加在一个1.78米高、70公斤重的金属身体里。

IRON不仅能稳定走路、拧瓶盖、拾起鸡蛋,还能根据环境自主调整动作。

它的大脑由三颗图灵AI芯片组成,总算力2250TOPS,运行着小鹏自研的VLA大模型——能看、能听、能想。

有意思的是,小鹏没有让它进工厂拧螺丝。

因为他们发现,机器人干一天,不如工人一小时,还容易坏。

于是,他们选择了最“人味”的路线:让它去门店卖车、做接待员、导览、客服。

换句话说,这台机器人要先学会与人共处

当机器人开始有“性别”

在发布会上,何小鹏还抛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未来,买机器人也可以选性别。”

这句听起来像玩笑的话,实际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实验。

当人形机器人可以有男版、女版、胖版、瘦版,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消费逻辑:

不是机器在适应人,而是人开始在机器中投射自我

就像选车一样,你可以选颜色、配置、性格、声音——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它长着“人”的样子,会看你、听你、回应你。

这也让“AI人格”的边界变得模糊。

当机器被赋予外貌与情绪,我们与它的关系,不再是“使用”,而是“共存”。

AI的下一幕,不是生成,而是显现

IRON的发布,其实标志着AI的又一次迁移:

从“语言智能”走向“物理智能”。

ChatGPT、文心一言、Claude 改变的是信息世界,而像IRON这样的人形机器人,改变的是物理世界的智能形态

它们是AI的“显现器”,让算法真正有了身体。

这也意味着,AI不再只是“会说话的模型”,而是一个能走、能抓、能看、能适应世界的智能体。

何小鹏说,他们在IRON上跑的不是单一模型,而是“大脑+小脑+语言”的协同系统。

这是对未来机器人架构的一种预演:VLT负责感知,VLA负责决策,VLM负责沟通。

这三者结合,就像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能让机器在现实中思考。

真假之辩,其实是敬畏的另一种形式

回看这场“皮套人风波”,它之所以火爆,不只是因为机器人像人,而是因为人还没准备好

人类对“像人”的机器,总是又爱又怕。

我们喜欢它像我们,却又害怕它太像。

这种矛盾,正是科技逼近人性边界时的必然反应。

所以,当何小鹏扒开IRON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散热风扇和金属骨架,而是人类对真实与虚假的重新校准

它让我们重新意识到:

科技的进步,并不在于让机器更像人,而在于让人学会面对更真实的机器。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当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我们不会再问“它是真的假的”,而是开始思考:“我们,准备好和它一起生活了吗?”

结语:

从Tesla的皮套人,到小鹏的真机器人,这四年的距离,像是一道时代的裂缝。

裂缝另一边,是AI从数字世界走进现实世界的拐点。

而在那拐点上,我们看见的,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对“何为真实”的集体困惑。

小鹏这次没造神,却造出了一个时代的幻觉——

当机器像人一样走路、微笑、对视,人类第一次发现:

我们不再只是创造者,也成了被凝视的对象。

了解更多AI资讯,职场思考,科技资讯,扫码加入群聊,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