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求 Fibonacci数列第N项的值(递归法)

本文介绍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起源及其发明者列昂纳多·斐波那契的生平。列昂纳多是一位意大利数学家,1202年撰写了《珠算原理》,首次将印度和阿拉伯数学理论引入欧洲。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递增序列,每个数字是前两个数字的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斐波那契数列”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籍贯大概是比萨)。他被人称作“比萨的列昂纳多”。1202年,他撰写了《珠算原理》(Liber Abaci)一书。他是第一个研究了印度阿拉伯数学理论的欧洲人。他的父亲被比萨的一家商业团体聘任为外交领事,派驻地点相当于今日的阿尔及利亚地区,列昂纳多因此得以在一个阿拉伯老师的指导下研究数学。他还曾在埃及叙利亚希腊西西里普罗旺斯研究数学

  斐波那契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

---引用于百度百科


为了手机用户方便,添加图片: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fib(int n){

    if(n == 1 || n == 2) {
        return(1);
    }else {
        return(fib(n-1) + fib(n-2));
    }
}


int main() {

    printf("%d\n",fib(4));

return 0;
}

结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