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 AI 技术领军人物预言:未来十年,程序员身价只会涨

你刷着科技资讯,突然又看到那句老调重弹的断言:“AI 将在 2026 年取代所有开发者。”可就在这时,OpenAI 联合创始人 Andrej Karpathy 和亚马逊、谷歌老将 Steve Yegge 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预测。他们的观点,直接颠覆了这种说法。

他们的看法?大家都想反了。

没有任何

我这几个月一直在密切使用 AI 编程工具,当这两位大佬不约而同得出同样的结论时,我就知道这事得好好琢磨一下。他们的观点不仅和那些“末日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相反。

他们是谁?为什么值得你关注

Karpathy 可不是那种只会炒作 AI 的人。他是 OpenAI 的创始成员,曾任特斯拉 AI 总监,亲手搭建了如今大家争论不休的那些 AI 系统。AI 的局限在哪,他比谁都清楚。

Yegge 则是在亚马逊和谷歌负责过核心基础设施的老兵,那时候“规模”这个词的含义和现在完全不同。如今他在 Sourcegraph,直接和企业团队合作,把 AI 真正落地到生产环境里——不是做演示,而是要让代码真正在现实中跑起来。

没有任何

当这两位都看着 AI 编程的热潮说“开发者不会消失”,我会认真听。

颠覆认知的核心观点

我突然明白了:这根本不是“取代”,而是“新一层抽象”。

想想看,现在还有多少开发者写汇编?几乎没有。高级语言出现后,程序员的饭碗没丢,反而行业爆发式增长——因为大家能更快地做出更复杂的东西。

Karpathy 和 Yegge 都认为,这个历史正在重演。用 Yegge 的话说:“企业级软件开发永远都极其复杂,所以工程师和 AI 会联手一起搞定它。”

关键词就是“联手”,不是“AI 接管”,而是“协作”。

现实中,这到底是什么样?

给你举个实际例子。Karpathy 发明了一个词叫“vibe coding”(氛围编程),非常贴切地描述了现在的变化:

“现在有一种新型编程方式,我叫它‘vibe coding’,你完全顺着感觉走,拥抱指数级提升,甚至忘了代码本身的存在。”

听起来挺吓人?其实操作很简单。

Karpathy 做周末项目时,几乎不碰键盘,直接和 Cursor Composer 对话:“把侧边栏的内边距减半。”AI 就帮他改好了。看着没问题,他就继续。再也不用翻 CSS 文件、调试边距。

遇到报错,他直接把错误信息粘贴给 AI,什么都不说。“通常就能搞定。”

关键在于:这种方式是可以根据项目重要性灵活调整的。

随便玩玩的周末小项目?全程交给 AI,自己只管氛围。

企业级生产系统?就得像 Yegge 说的那样用“监督式 AI”——AI 负责体力活,你全程把关、审核。

同样的工具,具体怎么用,取决于你在做什么,人工介入的深浅也随之变化。

Yegge 的技术进化论(发展速度惊人)

Yegge 一直密切关注着这场变革。他大约一年前提出了“对话式编程”这个概念——也就是通过与 AI 对话来写代码,而不是依赖自动补全。

但现在呢?“对话式编程还算主流,但智能体编程已经以指数级的速度超越了这种方式,效果远胜以往。”

所谓智能体编程,就是让 AI 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你只需在旁边观看。与其说“帮我写个函数”,不如直接让 AI “为这个应用构建用户登录功能,包括密码重置”。

这场进步的速度令人咋舌。从自动补全到对话,再到自主智能体,前后不过一年半。

三大编程时代(我们正步入第三阶段)

没有任何

Karpathy 把这个过程分为三个清晰的阶段:

第一代:你写出详细的指令。比如要排序数据,就得手写排序算法。

第二代:你给出示例,计算机通过学习样本找出规律。比如要做图片分类,就用成千上万张带标签的照片训练神经网络。

第三代:你用英语描述需求。比如要用户认证,只需说“创建一个带密码重置功能的安全登录系统”。

他的核心观点是:“大语言模型(LLM)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而你用英语来编程。”

这不仅仅是工具的升级,而是让任何能清楚表达想法的人都能参与编程。产品经理可以自己做原型,设计师也能无需等工程师就搭建交互演示。

这不会取代开发者——而是让所有人的能力成倍提升。

一个鲜有人提及的问题:参差不齐的智能

但我对此也有保留,Karpathy 的坦率让人耳目一新。

AI 存在所谓的“参差智能”——它能解决极其复杂的问题,却也会在简单问题上犯低级错误。AI 可能能完美实现复杂算法,却又信誓旦旦地告诉你 9.11 比 9.9 大。

“目前,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特别是在生产环境中。要用 LLM 做它擅长的事,但要警惕那些‘参差边界’,并始终让人类参与把关。”

这也是 “AI 会取代所有开发者”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的原因。AI 有时极其聪明,有时又愚蠢得不可思议,且难以预测。生产系统无法承受这种不稳定,必须有人类监督。

经济现实(已经在发生)

有一点你必须重视:“有些公司已经裁掉了 30% 不愿意用 AI 的工程师。”

不是将来,而是已经发生。

“有钱的公司可以直接投入,但其他公司就要做艰难选择——要么承担成本、要么被竞争对手甩开、要么裁员来弥补新开支。”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用 AI 工具的开发者能顶仨人干活,你觉得哪两个会被裁掉?

这不是理论,我现在就在现实公司里看到这种情况。会用这些工具的开发者变得极其抢手,而忽视 AI 的人正在被淘汰。

你真正需要学什么(和你想的不一样)

真正重要的能力,并不是死记硬背新 API,或者学点提示词工程的小技巧。更高阶的能力其实有以下几种:

  1. AI 监督力:学会分辨 AI 输出到底靠谱还是胡说八道。这种能力其实可以训练出来——你会逐渐发现 AI 常犯的错误模式。

  2. 问题架构力:把复杂需求拆解成 AI 能稳妥处理的小块。这其实是传统工程师的老本事,只不过用在了新工具上。

  3. 质量把控力:能迅速发现 AI 带来的那些隐蔽 bug。这和普通调试不一样,因为 AI 的错误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4. 自然语言表达力:能更清晰地描述需求。如果编程越来越像对话,那沟通能力就成了技术能力。

有趣的是,这些本质上都是人的能力,和 AI 协作后会被放大,而不是被取代。

关于进展(别被炒作带偏,关注现实)

Karpathy 对“ 2025 年 AGI 就要来了”这种说法泼了盆冷水:“每当我看到‘2025 是智能体元年’这种说法,我都很担心,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是‘智能体的十年’。”

十年,不是一年。

“可惜的是,华尔街并不懂得耐心,所以 AI 的炒作还会继续喧嚣下去,而真正的从业者还在摸索如何开启新的计算时代。”

但现在已经有些现实成果你可以用上:像 GitHub Copilot、Cursor 这样的工具,已经让开发者在日常任务上提速 30% 到 50%。这不是理论上的提升,而是你今天就能看到的实际效果。

这场变革来得不算太快,你有时间适应;但也不算慢,现在就该开始行动。

为什么我对这场变革反而乐观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很怀疑。“AI 让编程大众化”这种说法,听起来就像硅谷的老套忽悠。但真正用这些工具做了几个项目后,我突然明白了。

每一次编程范式的变迁,都是类似的轨迹:从汇编到 C,从 C 到 Python,从命令行到图形界面。每次大家都担心门槛降低会让行业变弱,但每次结果都是行业变大、变有创造力。

那些最终脱颖而出的开发者,从来不是死守旧工具的人,而是善于用新工具做出以前做不到的东西的人。

这次的变化更大。我们不只是换了种语法,而是获得了一种全新的问题解决方式——更重视清晰表达,少了死记 API 的负担。

正如 Yegge 所说:“计算机科学教育确实需要进化,但基础依然重要。当年汇编被高级语言取代时,大家担心编程能力会退化,结果反而行业扩张、岗位增加。”

现在最吃香的开发者,不是那些精通 React hooks 或 Kubernetes 配置的人,而是能清楚表达自己想法,并能引导 AI 正确实现的人。

本周你该做什么

别再光看资料了,赶紧上手试试吧。挑一个 AI 编程工具用起来——如果你想要稳定一点的体验,就选 GitHub Copilot;如果你想尝鲜最新功能,那就试试 Cursor。

先从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项目开始,做点有趣又无压力的东西,比如随机语录生成器、简单的待办事项应用之类的。这种项目对代码完美与否没什么要求,放手去做就好。

别想着一口气彻底革新你的整个开发流程。先在这些低风险的小项目里,适应一下人与 AI 协作的节奏。

那些已经在 AI 时代如鱼得水的开发者,从来不是等到工具完善、教程齐全才开始的。他们都是边试边错,边做边学。

图片

真正的未来

Karpathy 和 Yegge 都明白一件事,而那些“AI 取代人类”的说法却忽略了:这项技术是放大人类智慧,而不是取而代之。

我们不会被淘汰,我们会变成指挥者。AI 不是来抢我们的饭碗,而是让我们和它配合,去解决单靠自己搞不定的大难题。

未来属于那些能站在更高层次思考、善于沟通、懂得如何指挥 AI 解决复杂问题的开发者。如果你已经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你已经具备了大部分所需的能力。

你只需要开始学会和 AI “共舞”。说真的,这支舞一旦跳顺了,还挺有意思的。

革命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发生。问题只在于,你是要参与塑造它,还是被它塑造。

大模型技术共学营

大模型学习不再孤单,如果不想一个人孤军奋战,快来扫码加入共学营一起学习吧👇

图片

入营流程:

  1. 扫码付款后扫码添加小助手

  2. 发送手机号 / 订单截图验证入群

  3. 入群后查看公告,开启共学之旅

常见问题:

  1. 没有 AI 背景可以学吗?可以,只需基础 Python 知识

  2. 直播错过怎么办?有回放,节奏自由,随看随学

  3. 图书是电子版吗?全部都是实体书,并且全国包邮

  4. 读过部分图书了还适合加入吗?当然适合,核心是社群、项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