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你的工作还在吗?
2025 年,大模型已全面卷入职场和商业竞争,你准备好了吗?
作为 360 创始人,周鸿祎从来不是站在讲台上的技术理想主义者,而是敢于下场实战的操盘手。
他的新书《决胜大模型:打造新质生产力》,是对 AI 浪潮的一次前沿预判,也是给职场人、创业者的一份求生指南。
智能体怎么落地?大模型如何为企业赋能?AI 时代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他在新书中给出了“四大法则”和完整打法。
本文选自红衣大叔周鸿祎亲自录制的新书上市视频文稿。如果你正焦虑未来,不想被时代甩在身后,不妨看看他怎么说。
5 年后,你的工作还在吗?
10 年后,你的能力还值钱吗?
当同事们用 AI 一天干完你 7 天的工作,当同行用大模型创造新商业模式的时候,被淘汰的名单上会不会有你的名字。
先别急着回答,先想想现实,AI 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大模型正在重塑千行百业。
你以为这只是科技公司的游戏,那你就错了,这场变革关乎每一个普通人。别再被 AI 取代人类的恐慌营销带偏节奏,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你自己停止不前,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用 AI 武装自己。
将来出现很多超级创业公司,是一个人公司,老板操作上百个智能体替自己打工,不只是效率翻倍,收入倍增,有的竟然能拿到上亿的投资,而一直在原地踏步的你,反应过来可能一切都晚了。
年初,我把自己对 AI 的思考写成了一本书《决胜大模型:打造新质生产力》,最近出版上市了。
这本书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我结合一线实践切身的思考和经验,把 AI 这场比互联网更大的变局、背后的机会和陷阱都说了。
希望无论你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工作,是新兴创业者还是老牌职场人,阅读了这本书,都能对 AI 有所了解,有所启发。
在这本书里,我公开了大模型落地企业的黄金四大法则和操作指南。
第一、知识管理升级。你以为大模型无所不知吗?错!大模型的智商取决于你给它的数据质量。没有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大模型就是个行业白痴。
这本书里,我教你如何把散乱的数据变成高价值的知识库,让大模型真正对你的企业懂行。
举个例子,一个企业的销售团队每天都在和客户沟通,积累了大量销售话术和客户反馈,把这些数据整理成结构化的知识,输入到大模型中,就能训练出来一个销售专家的智能体,它不仅能帮你分析客户需求,还能预测客户行为,甚至帮你生成销售策略。
第二、专家模型协同作战。你以为一个大模型装一个 DeepSeek 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错了!真正的高手是让多个专家模型协同作战。
我公开了去年 360 联合国内最强大模型合作,打造 AI 界复仇者联盟的实战经验,我们是如何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把我们中国的大模型能力整合成最强应用的。
第三、大模型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要构建智能体,打造你的数字员工。2025 年是智能体元年,智能体的发展可以说一日千里,智能体已经在 AI 应用中扮演核心角色。
在《决胜大模型》一书中,我系统地教你怎么构建智能体,如何给大模型装上“手”跟“脚”,打造你的 24 小时数字“牛马”。
让 AI 自动处理报销、写周报、盯竞品、日常会议记录,可以语音转文字、识别发言人、重点提炼、分类输出,已经是基本操作。
这里我举个最近跑出来的例子,一个视频制作小公司,以前制作一个 2 分钟的旅游宣传片,需要小半个月。现在用纳米 AI 超级智能体,一句话就能生成文旅大片,甚至于比普通广告片还要精美,只需要 10 分钟。
第四、与业务融合,拒绝花瓶式 AI。把 AI 当聊天机器人是最大的误区,要找到业务场景,收集相关数据,打造工作流,真刀真枪地提高生产力。别再把 AI 当成一个装饰品,当成一个玩具,而是让他真正融入你的业务流程。
AI 时代已来, AI 智能体时代也开始了,与其纠结会不会被取代,不如先学习了解 AI 智能体,使用 AI。
大家对最近的 AI 趋势、洞见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账号“红衣大叔周鸿祎”,我一直在持续更新。
如果大家不想碎片化地看短视频,想系统性地了解 AI 学习 AI,欢迎阅读我的新书《决胜大模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