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代理:概念、特性与区别
1. 引言
计算机在自主决策方面表现欠佳,其每一个动作都需程序员预先明确规划和编码。若遇到未预料的情况,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不过,在许多应用场景中,我们需要计算机系统能够自主决定如何达成我们赋予的目标,这类系统被称为代理。而在快速变化、不可预测或开放环境中稳健运行的代理,则被称为智能代理或自主代理。
智能代理的应用领域广泛,例如:
- 太空探测器在从地球飞往外层行星的漫长旅程中,地面人员需持续跟踪并应对意外情况,成本高且有时不切实际。因此,NASA 等机构希望让探测器更具自主性,增强其决策能力和责任。
- 在互联网上搜索特定问题的答案既耗时又繁琐,可借助代理程序进行搜索。但可能因资源不可用或无法获取结果而失败。
2. 什么是代理
代理是处于特定环境中,能够在该环境中自主行动以实现委托目标的计算机系统。关于这个定义,有几点需注意:
- 定义中提及的是“代理”而非“智能代理”,后续会详细区分。
- 未明确代理所处环境的类型,因为代理可存在于多种环境中。
- 未定义“自主性”,这里指代理能在无人类或其他系统干预的情况下行动,对自身内部状态和行为有控制权。
代理与环境的交互通常是持续且无终止的。在大多数复杂领域,代理对环境仅有部分控制权,同一动作在看似相同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不同效果,甚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即环境具有非确定性。代理通常有一系列可用动作,这些动作有各自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满足条件时才能执行。
环境的属性会影响代理的动作选择过程,常见的环境属性分类如下:
|属性分类|描述|示例|
| ---- | ----
智能代理概念、特性、区别与架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