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特性、挑战与设计流程
1. 嵌入式系统的特性
嵌入式系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其设计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1.1 代码大小
在嵌入式系统设备上动态加载额外代码仍属例外情况,主要局限于智能手机和机顶盒等设备。由于连接性有限和安全问题,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因此,嵌入式系统运行的代码通常需与系统一同存储,且往往没有硬盘可用。所以,针对特定应用,代码大小应尽可能小,这对于片上系统(SoC)尤为重要。若指令存储器要集成到芯片上,必须高效使用。不过,当更高密度的存储器(以每单位体积的位数衡量)出现时,这一设计目标的重要性可能会改变,基于闪存的存储器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1.2 重量
所有便携式系统都必须轻便,低重量通常是购买特定系统的重要考量因素。
1.3 成本
对于大众市场的高产量嵌入式系统,尤其是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需要高效利用硬件组件和软件开发预算。应使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所需功能,尽量减少硬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为降低能耗,时钟频率和电源电压应尽可能小,且只保留必要的硬件组件,那些不能改善最坏情况执行时间的组件(如许多缓存或内存管理单元)通常可以省略。
1.4 与物理环境的连接
嵌入式系统常通过传感器收集物理环境信息,并通过执行器控制该环境。执行器是将数值转换为物理效应的设备。这种与物理环境的连接催生了“网络物理系统”这一术语。专注于微控制器编程的嵌入式系统教育往往忽视了这种连接,而新术语有助于将嵌入式系统设计从微控制器编程中解放出来。
1.5 实时约束
许多网络物理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