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36 介导的脂肪酸代谢重编程调控滑膜成纤维细胞功能

滑膜成纤维细胞(FLSs)作为滑膜组织的主要功能细胞,在维持滑膜稳态中发挥核心作用,其功能异常(如异常增殖、过度迁移侵袭及炎症因子大量分泌)是导致滑膜组织稳态失衡的关键环节。FLSs 一旦获得持续激活的表型,可表现出抗凋亡、逃避接触抑制、高侵袭性等特征,即使脱离原有微环境,这些异常表型仍能维持,进而推动滑膜组织的病理性改变。目前,针对 FLSs 功能调控的机制研究多聚焦于炎症信号通路,而代谢重编程作为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分子基础,其在 FLSs 激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亟需进一步探究以挖掘新的调控靶点。

近年来,代谢重编程被证实是细胞功能异常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其中糖、脂、氨基酸代谢的紊乱不仅为细胞高增殖、高迁移提供能量与物质支持,还通过调控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功能表型的塑造。脂肪酸代谢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分支,其平衡(摄取、氧化 FAO 与合成的动态稳定)直接影响细胞的功能状态:脂肪酸氧化可为细胞提供大量 ATP,而脂肪酸合成则参与细胞膜构建及信号分子生成。CD36 作为 B 类清道夫受体家族的跨膜糖蛋白,既是细胞摄取游离脂肪酸(FFA)的关键转运体,也是维持细胞内脂肪酸稳态的核心调控因子,同时还参与炎症反应、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已有研究表明,CD36 在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相关性疾病中,通过调控脂肪酸代谢及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功能;在滑膜组织微环境中,CD36 也被发现与细胞代谢异常相关,但 CD36 如何通过介导脂肪酸代谢重编程调控 FLSs 的增殖、炎症、迁移侵袭等功能表型,以及该过程涉及的信号通路,目前仍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围绕 CD36 在 FLSs 中的表达、对脂肪酸代谢的调控及对 FLSs 功能的影响展开,旨在揭示 CD36 介导的代谢重编程在 FLSs 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为滑膜稳态失衡的干预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细胞内脂滴检测采用两种方法:Bodipy 493/503 荧光染色及油红 O 染色。其中 Bodipy 493/503 荧光染料购自 AbMole BioScience(M9850),该染料具有亲脂性,可特异性结合细胞内中性脂滴,通过荧光强度直接反映脂滴含量,且荧光信号稳定、特异性高,是检测细胞内脂滴的常用工具。具体实验步骤为:将 FLSs 以 1.5×10⁴细胞 / 孔接种于 24 孔板,加入 500 μL 完全培养基,过夜培养使细胞贴壁;次日加入 150 μM 棕榈酸处理 24 小时以诱导脂滴积累,同时设置未处理对照组;处理结束后,用 PBS 轻轻洗涤细胞 2 次,加入 4% 多聚甲醛固定 15 分钟;再次用 PBS 洗涤 2 次,加入 1 μM AbMole 的 Bodipy 493/503 染液,37℃避光孵育 30 分钟;孵育结束后,用 PBS 洗涤 3 次以去除未结合的染料,加入 1 μg/mL DAPI 染液避光孵育 5 分钟以染核;最后用 PBS 洗涤 3 次,在蔡司 880 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图像,激发波长设置为 488 nm,发射波长设置为 505-515 nm,使用 ImageJ 软件定量脂滴荧光强度,每组设置 3 个复孔,实验重复 3 次。油红 O 染色则使用细胞专用油红 O 染色试剂盒,按说明书操作:FLSs 处理及固定步骤同荧光染色,加入油红 O 染液室温孵育 10 分钟,PBS 洗涤 3 次,加入苏木素染液复染 5 分钟,自来水冲洗至细胞核呈蓝色;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拍摄图像,使用 ImageJ 软件定量红色染色面积,反映脂滴相对含量,实验重复 3 次。

ROS 检测采用 DCFH-DA 荧光探针法:将 FLSs 以 2×10⁴细胞 / 孔接种于 24 孔板,过夜培养;加入 20 μM SSO 或相应对照处理 24 小时;处理结束后,用无血清 DMEM 洗涤细胞 2 次,加入 10 μM DCFH-DA(AbMole,M9096),37℃避光孵育 30 分钟;用无血清 DMEM 洗涤 3 次以去除未进入细胞的探针,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拍摄图像,激发波长 488 nm,发射波长 525 nm;使用 ImageJ 软件定量荧光强度,反映细胞内 ROS 水平,每组设置 3 个复孔,实验重复 3 次。

线粒体膜电位(ΔΨm)检测采用 JC-1 试剂盒:JC-1 是一种阳离子荧光染料,可根据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发生颜色转换 —— 当膜电位正常时,JC-1 聚集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聚合物,发出红色荧光;当膜电位去极化时,JC-1 以单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发出绿色荧光,通过红绿荧光比值可反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具体实验步骤为:FLSs 处理同 ROS 检测,加入 JC-1 工作液(按试剂盒说明书配制),37℃避光孵育 20 分钟;用 JC-1 染色缓冲液洗涤细胞 2 次;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红色荧光(聚合体)和绿色荧光(单体),激发波长分别为 525 nm(绿色)和 590 nm(红色);使用 ImageJ 软件定量红绿荧光强度,计算红绿荧光比值,比值降低提示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实验重复 3 次。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 GraphPad Prism 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图表绘制,数据以 “均值 ± 标准误(mean±SEM)”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Tukey 事后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实验均至少重复 3 次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显示,CD36 敲低或 SSO 处理可显著诱导 FLSs 线粒体功能障碍,并重塑脂肪酸代谢表型。Western blot 及 qRT-PCR 验证结果显示,LV-CD36-RNAi 转染后,FLSs 中 CD36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62.3%±5.7%、58.9%±4.9%,P<0.01);20 μM SSO 处理 24 小时后,CD36 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降低 49.2%±6.1%,P<0.01),免疫荧光结果进一步证实,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的 FLSs 中,CD36 的荧光信号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降低 51.5%±5.3%,P<0.01),表明 CD36 的敲低与抑制模型构建成功。RNA 测序分析显示,CD36 敲低后,FLSs 中与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其中脂肪酸代谢相关通路(如 “脂肪酸降解”“脂肪酸合成” 通路)的富集最为明显(富集倍数分别为 2.8、2.5,P<0.001),提示 CD36 可能通过调控脂肪酸代谢影响 FLSs 功能。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 FLSs 的线粒体形态规则,呈椭圆形或杆状,线粒体嵴清晰且排列整齐,无明显肿胀或空泡化;而 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的 FLSs 线粒体出现明显形态异常,表现为线粒体显著肿胀(线粒体截面积较对照组增加 35.7%±4.2%、32.1%±3.8%,P<0.01)、嵴断裂甚至消失,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化改变,同时胞质中可见大量自噬体结构(自噬体数量较对照组增加 2.3 倍、2.1 倍,P<0.01),提示线粒体结构损伤可能触发了细胞自噬。ROS 检测结果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的 FLSs 内 ROS 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 48.6%±5.2%、45.3%±4.7%,P<0.0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显示,两组处理组的 JC-1 红绿荧光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52.8%±5.6%、49.5%±5.1%,P<0.01),表明 CD36 表达降低可导致 FLSs 线粒体功能受损,表现为 ROS 生成增加及膜电位去极化。

采用 AbMole 的 Bodipy 493/503 荧光染料对 FLSs 内脂滴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 FLSs 胞质中可见大量明亮的绿色荧光颗粒(脂滴),而 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的绿色荧光颗粒数量显著减少,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56.7%±6.3%、53.2%±5.8%,P<0.01);油红 O 染色结果也显示,处理组的红色染色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分别降低 54.3%±5.9%、50.8%±6.2%,P<0.01);细胞内 FFA 定量检测进一步证实,处理组的 FFA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47.9%±5.4%、45.6%±5.6%,P<0.01),上述结果一致表明 CD36 表达降低可显著减少 FLSs 内脂滴积累。Western blot 检测脂肪酸代谢关键蛋白表达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中,脂肪酸氧化关键限速酶 CPT1A 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 68.4%±6.5%、63.2%±5.9%,P<0.01),而脂肪酸合成相关蛋白 FASN(分别降低 42.3%±5.1%、39.8%±4.8%,P<0.01)、ACC1(分别降低 38.7%±4.6%、36.5%±5.2%,P<0.01)、ACLY(分别降低 35.9%±4.9%、33.7%±4.5%,P<0.0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提示 CD36 可通过促进脂肪酸合成、抑制脂肪酸氧化维持 FLSs 的脂质稳态,而 CD36 的下调可诱导 FLSs 发生脂肪酸代谢重编程,使细胞代谢模式从脂肪酸合成为主转向脂肪酸氧化为主。

CD36 对 FLSs 炎症表型的调控作用通过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检测得到进一步验证。qRT-PCR 结果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后,FLSs 中促炎症因子 IL-1β、IL-6、TNF-α 的 mRNA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L-1β:分别降低 58.6%±5.8%、53.2%±5.4%,P<0.01;IL-6:分别降低 55.3%±6.2%、50.1%±4.9%,P<0.01;TNF-α:分别降低 52.1%±5.5%、48.7%±5.3%,P<0.01),同时 MMP1、MMP9 的 mRNA 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MMP1:分别降低 49.8%±4.7%、45.9%±4.8%,P<0.01;MMP9:分别降低 47.3%±5.1%、43.6%±5.2%,P<0.01)。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炎症相关蛋白 MMP3(分别降低 46.8%±5.2%、43.9%±4.7%,P<0.01)、pro-IL-1β(分别降低 51.2%±5.6%、48.5%±5.3%,P<0.01)及炎症小体关键蛋白 NLRP3(分别降低 49.3%±5.1%、46.7%±4.9%,P<0.01)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ELISA 检测进一步证实,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的 FLSs 培养上清中,IL-1β、IL-6 的分泌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IL-1β:分别降低 53.6%±5.4%、49.8%±5.1%,P<0.01;IL-6:分别降低 50.2%±4.8%、47.1%±4.6%,P<0.01),上述结果表明 CD36 可通过调控炎症因子及 MMPs 的表达与分泌,促进 FLSs 的炎症表型,而抑制 CD36 表达可有效减弱 FLSs 的炎症反应。

在细胞增殖与凋亡方面,RNA 测序的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显示,CD36 敲低后 FLSs 中 “细胞周期” 信号通路显著富集(NES=-1.8,P<0.01),提示 CD36 敲低可能导致 FLSs 细胞周期阻滞。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周期关键蛋白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中,细胞周期 G1/S 期转换关键调控蛋白 CDK4(分别降低 48.3%±5.2%、45.1%±4.9%,P<0.01)及 Cyclin D1(分别降低 52.6%±5.5%、49.3%±5.1%,P<0.0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CK8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处理组的细胞增殖 A 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38.7%±4.6%、35.2%±4.8%,P<0.01),表明 CD36 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维持 FLSs 的高增殖能力,而 CD36 表达降低可抑制 FLSs 增殖。同时,Western blot 检测凋亡相关蛋白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中,促凋亡蛋白 Bax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 62.4%±6.3%、58.7%±5.9%,P<0.01),抗凋亡蛋白 Bcl-2 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47.8%±5.4%、45.3%±5.1%,P<0.01),导致 Bax/Bcl-2 比值显著升高(分别升高 2.1 倍、1.9 倍,P<0.01),提示 CD36 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通路增强 FLSs 的抗凋亡能力,而 CD36 下调可促进 FLSs 凋亡。

细胞迁移与侵袭实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 CD36 对 FLSs 运动能力的调控作用。划痕实验显示,培养 24 小时后,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的 FLSs 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49.6%±5.3%、46.2%±5.1%,P<0.01),表明 CD36 表达降低可抑制 FLSs 的迁移能力。Transwell 迁移实验显示,处理组穿过小室膜的 FLSs 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分别降低 53.8%±5.7%、50.3%±5.4%,P<0.01);Transwell 侵袭实验中,由于 Matrigel 模拟了细胞外基质环境,处理组穿过 Matrigel 及小室膜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明显(分别降低 58.2%±6.1%、54.7%±5.8%,P<0.01),提示 CD36 不仅影响 FLSs 的迁移能力,还对其侵袭能力具有调控作用。上皮 - 间充质转化(EMT)是细胞获得高迁移侵袭能力的重要机制,Western blot 检测 EMT 相关蛋白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中,间质标志物 N-cadherin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 51.7%±5.5%、48.9%±5.2%,P<0.01),而上皮标志物 E-cadherin 及另一间质标志物 Vimentin 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 CD36 可能通过调控 N-cadherin 的表达参与 FLSs 的 EMT 过程,进而影响其迁移侵袭能力。

为进一步探究 CD36 调控 FLSs 功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信号通路的变化进行了分析。RNA 测序的火山图及热图显示,CD36 敲低后 FLSs 中有 232 个差异表达基因(|log2FC|>1,P<0.05),其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 PRKAA2(编码 AMPKα2 催化亚基)显著上调(log2FC=1.8,P<0.001);KEGG 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 AMPK、PI3K/AKT/mTOR、TGF-β 等与细胞代谢及功能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富集倍数分别为 3.2、2.9、2.7,P<0.001),提示这些通路可能参与 CD36 介导的 FLSs 功能调控。Western blot 及 qRT-PCR 验证结果显示,CD36 敲低及 SSO 处理组中,PRKAA2 的 mRNA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 72.4%±6.8%、68.3%±6.5%,P<0.01),同时 AMPKα2 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p-AMPKα2)水平均显著升高(p-AMPKα2/AMPKα2 比值分别升高 2.3 倍、2.1 倍,P<0.01),表明 CD36 表达降低可激活 AMPK 信号通路。相反,处理组中 PI3K、AKT、mTOR 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p-PI3K、p-AKT、p-mTOR)水平均显著降低(p-PI3K/PI3K 比值:分别降低 56.3%±5.9%、53.1%±5.6%,P<0.01;p-AKT/AKT 比值:分别降低 59.7%±6.2%、56.4%±5.8%,P<0.01;p-mTOR/mTOR 比值:分别降低 62.1%±6.5%、58.9%±6.1%,P<0.01),提示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被抑制。上述结果表明,CD36 可能通过调控 AMPK 与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的平衡,影响 FLSs 的脂肪酸代谢及功能表型 —— 当 CD36 表达降低时,AMPK 通路激活可促进脂肪酸氧化,而 PI3K/AKT/mTOR 通路抑制则可减少细胞增殖与迁移,共同实现对 FLSs 功能的调控。

本研究通过细胞实验系统证实,CD36 在 FLSs 中高表达,其通过介导脂肪酸代谢重编程,维持 FLSs 的高增殖、高炎症、高迁移侵袭及抗凋亡表型,同时通过调控 AMPK 与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的平衡,参与 FLSs 的功能调控。其中,AbMole 的 Bodipy 493/503 荧光染料在细胞内脂滴检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特异性结合中性脂滴的特性的,为 CD36 调控 FLSs 脂肪酸代谢的表型分析提供了可靠、直观的实验依据,确保了脂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此外,本研究仅聚焦于脂肪酸代谢,CD36 是否通过调控其他代谢途径(如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影响 FLSs 功能,仍需进一步探究。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 CD36 作为 FLSs 功能调控靶点的潜在价值,为滑膜稳态失衡的机制研究及干预策略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